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銀行業又一波裁員潮 投行風光如今成夢魘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周一(24日)宣佈擬定的投資銀行部門裁員人數從3,500人提高至3,800人。上周德意志銀行最新一輪裁員中計劃進一步裁員540人。德意志銀行8月初才宣佈為了削減30億歐元(合37億美元)的成本,減支舉措包括裁減1,900個工作崗位。其中包括在投資銀行部門和相關後台部門就佔了裁減的 1,500個職位。而美國銀行這回裁員不盡然針對投行部門。

大型投行紛紛潰散

經濟危機開始時,銀行業便開始萎縮。銀行收入呈降低之勢已達幾年之久,這些費用包括資本市場交易費以及兼收併購諮詢費和股票債券交易費。可是,銀行業最近的收縮儼然成了潰敗。

本月初,在2008年收購了雷曼兄弟在歐洲和亞洲業務部門之後大膽擴張的野村集團(Nomura),實際上已削減了其全球投行業務。同行對此略感驚奇,一位大型銀行的總裁更是說道,「野村出師未捷身死,應歸罪於根本就考慮不周的海外擴張計劃。」

現在,其他銀行也在努力收縮業務範圍。德國銀行業首屈一指的德意志銀行計劃大幅裁減為其增長立下汗馬功勞的投行業務。據稱,巴克萊銀行(Barclays) 正考慮縮減多達20%的投行業務規模,撤銷擴張長達十年的業務,而該業務帶來的利潤佔總利潤的一半以上。巴克萊和德行均降低了各自的股本回報率目標,德行降低至稅後12%,遠低於之前稅前25%的目標。

投行業務較2009年減少1/3

據《經濟學人》分析,投行盈利能力整體劇烈下滑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是客戶與銀行之間業務量大量減少。由於歐洲經濟的減速和亂局挫傷了機構投資者和企業的信心,他們不再願意進行股票交易或是發行新股。所以,有穩定未來現金流產品的部門,或通過組合構造出較穩定現金流的金融產品債券、貨幣和大宗商品交易(FICC)給銀行帶來的收入銳減。

據意大利地中海銀行(Mediobanca)分析師稱,從去年到今年前七個月為止世界範圍內新發股票量減少了約30%,債券市場中新發債券量下降了8%。德行的會計師認為:今年全世界投行所帶來的收入總計約2,400億美元,較2009年減少約三分之一。

投行盈利能力下滑第二個原因是對資本和流動性的監管措施開始發威。銀行賺取的回報在減少,同時監管當局要求他們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並減少交易量。一些銀行也開始調整符合尚未實施的監管條例,諸如致力阻止銀行自營交易的沃爾克法則(Volcker rule)以及其他監管條例,其限制了使用豐厚利潤的衍生商品。

銀行業者裁員與轉型因應

雖然並非所有業者都感到悲觀,但是大多數銀行似乎好運不再,而最直觀的後果便是僱員數量。據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 CEBR)數據顯示:倫敦金融業到今年年底為止將會減少100,000個職位,而在2007年僱員人數達到了頂峰354,000人。

儘管如此,大幅削減投行業務僅是權宜之計。銀行業也在其他方向轉型。首先,自成體系的投行正在沒落,而綜合性銀行相應地正在復甦;綜合性銀行將投資銀行業務和較為簡單的商業及零售銀行業務整合。多元化業務,吸收儲蓄的綜合銀行能夠維繫較高的信用評級,而且借貸成本較像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這樣的專業化投行低。隨着信貸正變得稀缺,而且綜合性銀行已經有能力從賺錢的投行業務中獲得更大的收益,這些收益來他們的客戶,作為對提供貸款的回報。

作為因應之道,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這樣的投行正在試着朝企業貸款、私人銀行和股票零售業務領域擴張。9月中,摩根斯坦利就收購花旗集團(Citigroup)合資公司史密斯•巴尼(Smith Barney)零售業務49%的股權達成協議。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大紀元記者楊采華綜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2/0925/261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