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6月,周恩來訪問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中央第一書記霍查到機場迎接中國代表團。

在中國人眼裏,上世紀60年代的阿爾巴尼亞,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國家」。在阿待了22年的新華社記者王洪起,是中國常駐該國時間最長的新聞記者,經歷了霍查、阿利雅和劇變後至今的各個階段。在即將付梓的《「山鷹之國」親歷》一書中,他揭示了中阿兩國之間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本文就選自其中部分內容。

打腫臉充胖子

中國政府1954年開始向阿爾巴尼亞提供援助,而大批援助則在1961阿蘇關係破裂以後提供,「文化大革命」時期,援助達到了最高點。

當時中國的經濟和技術還比較落後,中國人節衣縮食、勒緊褲帶、萬里迢迢運去的大量鋼材、機械設備、精密儀器等,阿方卻隨意堆放在露天地里,常年被風吹雨打。中國專家看到他們這樣嚴重糟蹋援助物資,心疼得直掉眼淚。有些人對當時對阿的援助不理解,私下裏說了一句「打腫臉充胖子」,卻遭到了批判。當中方人員向阿方提醒不要隨便浪費時,阿國人竟毫不在乎地說:「沒關係,壞了沒有了,中國再給嘛。」

時任駐阿大使耿飈說,「特別令我感到憂慮的是我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問題。我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鎖、存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提供的。從1954年以來,我們給阿的經濟、軍事援助將近90億元人民幣(協議金額100億),阿總人口才200萬,平均每人達4000多元,這是個不小的數字。我們援阿的化肥廠,年產20萬噸,平均一公頃地達400公斤,遠遠超過我國農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數量。而軍援項目之繁多,數量之大,也超出了阿國防的需要。霍查曾經毫不掩飾地說:『你們有的,我們也要有。我們向你們要求幫助就如同弟弟向哥哥要求幫助一樣。』謝胡還說:『我們不向你們要,向誰要呢?』」

指責中國和「敵人」會談1971年秋天,三條消息擾亂了地拉那的平靜。

第一條消息:阿爾巴尼亞駐北京大使羅博被告知,中國共產黨由於國內原因,將不派代表團參加阿黨六大。

第二條消息:林彪從公眾生活中消失。羅博大使說,所有這些消息是從其他國家駐華大使那裏聽到的。霍查很不高興,因為他沒有得到關於這一極其重要事件的大道消息。他一直等到1972年7月,才得到期待頤的信件。這時全世界都已知道了林彪的事情。

第三條消息:在美國總統特使、國務卿基辛格1971年7月秘訪北京後,確定美國總統尼克遜於1972年2月正式訪問中國!

霍查於8月上旬,以阿黨中央名義致中共中央毛澤東一封萬言長信,全面闡述了阿的立場,指責中國這麼大的事為什麼不事先同阿商量?

霍查在當時屬於絕密的信件中將會晤稱為「與敵人會談」,信中還說:「……我們認為,你們要在北京接待尼克遜的決定是不正確的、不受歡迎的,我們不贊成、不支持你們這一決定。我們堅信其他國家的人民、革命者和共產黨人不會接受已宣佈的尼克遜對中國的訪問。」

對「三個世界」理論的公開批判

霍查在他後來出版的日記中埋怨說,中國人對阿爾巴尼亞嚴密封鎖,不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他認為,中國人和當年赫魯曉夫一樣越軌。其實,當時考慮到兄弟國家對尼克遜訪華可能產生誤解,周恩來總理除了向其他兄弟國家的領導人通報有關情況、作解釋外,很快就約見了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羅博,詳細介紹中方與基辛格會談情況,特別強調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基本原則不動搖,不會拿原則作交易。

隨後,阿主要領導人對中方先進行內部指責,繼則公開影射,進而阿媒體發表不點名批判文章。阿方不僅把反對的矛頭指向中美關係的改善,說中共搞機會主義,而且批判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

1977年7月7日,阿黨報根據霍查七大報告的論調,撰寫了長篇編輯部文章《革命的理論與實踐》。攻擊「三個世界」理論是「反馬克思主義的,反革命的」,「三個世界理論是宣揚和推行種族主義,要統治全世界,奴役全人類,是反革命和沙文主義的理論」,「中國要當第三世界的領袖,坐不結盟的第一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