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央行被指「最大最臭對沖基金」 中共急刪

2011年6月17日,大陸媒體廣泛轉發一篇財經網專稿,作者稱大陸央行是全球最大、水平最臭的對沖基金,還表示,很少有人注意的央行資產負債規模日益龐大,虧損悄然膨脹,這才是中國經濟最大的膿包。此篇文章受到讀者熱捧,並被轉發多個論壇。但文章很快被大陸各個新聞網站刪除。經濟學家認為,刪文是因為中共很恐慌。

央行被指全球最大最臭對沖基金

在這篇名為《中國央行是全球最大水平最臭的對沖基金》的文章中,作者徐斌表示,外匯占款是中國基礎貨幣持續擴張的根源,這一點天下皆知。但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央行資產負債表日益失衡的事實。

截至2011年4月底,央行總負債規模高達271,765億人民幣,然而央行自有資金不過219億人民幣。作者認為,天下間沒有一家實體單位會如此高負債,當然只有中國央行。

對於目前中國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而且外匯占款不斷增加,文章說,央行對內發行的人民幣是債務,對外擁有的外匯儲備則是債權。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央行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

文章還表示,但這可能是全球操盤水平最臭的對沖基金,因為多空頭寸完全搞反了。看多的美元不斷貶值,看空的人民幣卻不斷升值。如果是一家在市場打滾的對沖基金,沒法生存,央行能夠存在是因為它可以選擇印鈔賴賬悄然掩蓋自己的虧損。

文章最後表示,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負債規模日益龐大,而虧損也悄然膨脹,這是中國經濟最大的膿包,直到有一天,膿包中的惡膿流出,讓中國經濟陷入蕭條,也許才會引起人們的警醒。


大陸某新聞主站刪除文章後的頁面(網絡截圖)

文章被刪 經濟學家:點明了對中共很危險

文章在財經網發表不久,即被大陸各大新聞網站轉載,許多論壇也紛紛貼出此文,但隨後不久,此篇文章即被大陸各大新聞網站陸續刪除。

對於各大新聞網站迅速刪除這篇文章,經濟學家綦彥臣表示:「文章觀點很正確,這個方面的確很少有人注意到,如果點明了對中共很危險。」他認為,中共很恐慌,所以會迅速刪除這篇文章。


中國央行是全球最大水平對沖基金

作者:《財經網》 徐斌

  五月份外匯占款增速波瀾不驚,一如既往,而中國外儲運作在全球金融市場上買進賣出煞是熱鬧,而同時市場分析人士和經濟學家,數落起中國經濟痼疾,從地產泡沫到地方融資平台,再到價格管制等等,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日益失衡的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事實上,這才是中國經濟最大的膿包。

  中國人民銀行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中國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達3764.14億元人民幣,環比上升21%。分析人士指出,5月新增外匯占款環比上升逾兩成,顯示央行對沖流動性的壓力未消,也是導致央行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央行每月固定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已經被市場人士譏諷「央行月事」。央行之所以如此,不過是每月外匯占款持續膨脹,以前央票對沖成本太高吃不消,不得已搞上調準備金率回籠基礎貨幣。

  外匯占款是中國基礎貨幣持續擴張的根源,這一點天下皆知。但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央行資產負債表日益失衡的事實。截止2011年4月底,央行總負債規模高達271765億人民幣,然後央行自有資金不過219億人民幣。試問,天下間哪有一家實體單位會如此高負債的?當然只有中國央行。而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另一面,卻是外匯儲備過3萬億美元規模的資產。說到底,央行對內發行的人民幣,是債務,對外擁有的外匯儲備,則是債權。這個角度看,中國央行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

  但這可能是全球操盤水平對沖基金

  因為多空頭寸完全搞反了。它不斷借入人民幣,不斷借出美元的背後邏輯和策略,是看空人民幣,並做多美元。結果多年來,美元多頭倉位日益貶值,而人民幣空頭倉位卻日益看漲。如果是一家在市場打滾的對沖基金,這樣的投資策略,你認為它會生存多長時間?但它現在一直存在因為它是央行。如果虧損了,它可以選擇印鈔賴賬悄然掩蓋自己的虧損。因此北大教授周其仁質疑中國央行對沖外匯占款的合法合理性,建議要用財政收入來對沖外匯占款,這實際上是拿全國納稅人的血汗錢去彌補央行操盤虧損。於情於理,其實更不通。

  近十年來,喧囂的財經媒體不斷充斥着地產泡沫的新聞,體制內外的經濟學家們,不斷討論着中國經濟結構失衡、地方融資平台危機這樣的痼疾,但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國央行日益失衡資產負債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負債規模日益龐大,而虧損也悄然膨脹。這是中國經濟最大的膿包,很少被人關注,直到有一天,膿包中的惡膿流出,讓中國經濟陷入蕭條,也許才會引起人們的警醒。

責任編輯: 紫薇  來源:大紀元2011年06月18日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619/20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