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廣東懷集縣城突現「無底洞」 35棟居民樓開裂

核心提示:前日下午,廣東肇慶懷集縣城北一路一小巷內,出現一個直徑半米多的「無底」坑洞,以該坑洞為中心,35棟居民樓出現房屋傾斜、裂縫、地面塌陷現象。政府指事發區為岩溶發育區,近期地下水波動,導致洞頂上部的土體失穩造成此次塌陷,可能與乾旱天氣有關。

圖為地面塌陷地區,地下有一大溶洞深不見底。記者龍成通攝

廣州日報肇慶訊 近10天來,住在懷集城北一路的一些居民發現,自家大門竟關不上了。他們以為房子出了問題,有的人家甚至將木門檻連砍3次,只求順利關上大門。大門關不上的謎團,終於在前日解開。前日下午,肇慶懷集縣城北一路一小巷內,出現一個直徑半米多的「無底」坑洞,以該坑洞為中心,連續四排房屋、35棟居民樓出現房屋傾斜、裂縫、地面塌陷現象。

當地政府的調查結果顯示,事發區為岩溶發育區,近期地下水波動,導致洞頂上部的土體失穩造成此次塌陷,災害屬於自然因素誘發的岩溶地面塌陷地質災害。224名居民安全撤離,無人員傷亡。

現場

水泥地崩裂 樓房遍體鱗傷

昨日中午,在懷集縣懷城鎮城北一路上,4排居民樓被警戒線團團圍繞。警戒區內,35棟樓房均貼上了蓋着紅印章的封條。從踏入警戒線開始,水泥地面上的多處裂痕清晰可見,最長的達五六米。一戶居民樓門前的地面磚也出現裂縫,記者用手指測量發現裂縫至少3厘米寬。

地陷處位於一居民正門前,坑洞直徑半米多,但低頭望去,塌陷區橫向分佈。旁邊的居民樓,有的樓前地面崩裂,有的樓房牆壁瓷磚脫落。多戶人家的大門被擠得歪扭。以地陷處為中心,地陷的影響向北蔓延,七、八、九、十巷的35戶居民樓幾乎棟棟有裂縫。其中受影響最為嚴重的八巷、九巷住宅樓已明顯向下沉降。

記者了解到,根據昨日下午的最新監測結果,此次地陷區一居民樓傾斜已達50mm,其他居民樓最小的傾斜也有2mm。負責勘測的719地質大隊溫工程師介紹,要等地質結構趨於穩定後才能對地陷處展開詳細勘測。

搶運貴重物品不敢用大車

居民郭石榮回憶,從4月22日開始,他家的房門便無法關上,周圍多戶鄰居也陸續出現這種情況,居民馮軍不得已將木門檻砍去一截。不出幾日,門又無法關上,算下來,不到10天裏他將門檻砍了3次。

最近三四日,附近地面開始有水滲出。前日上午,自來水公司工人鑿開了九巷55號門前地面,發現了一個大洞,當即停工。「我們用10米長的竹竿伸到裏面,竟沒探到底!」陳先生說。56號業主郭先生稱,七巷至九巷的三排住宅樓的地基都深達4米,建樓時曾在四圍向下挖了寬2米、深4米的深壕,用大石頭和水泥填築。「當初填埋的大石頭和水泥都不見了,我們嚇了一跳。」

向政府部門報告後,長達4個小時的人員疏散就此開始。「由於擔心大貨車壓塌地面,我們只好用上車身輕便的『的士頭』。」負責撤離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出動25輛「的士頭」、上百車次,至當晚9時許,完成疏散224名居民。

調查

自然因素引發

岩溶地面塌陷

初步調查結果表明,事發區為岩溶發育區,由於地下水波動,引致洞頂上部的土體失穩造成此次塌陷。本次定性為岩溶地面塌陷地質災害,屬自然因素誘發。

「可能是近期乾旱,地下水位下降導致地下水波動,地下土壤由此塌陷。」懷集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綜合719地質大隊、當地國土部門的初步調查的結果,當地政府推測,此次懷城鎮突然出現地陷,還可能與乾旱天氣有關。

懷集縣縣長江森源表示,將邀請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的專家來懷集,由專家組對此次地質災害作出一個全面、詳細的判斷,並制訂具體的地質災害整治方案,避免出現更大範圍的地陷。


闢謠
地陷並非地震的前兆 居民無須恐慌

記者了解到,地陷發生後,懷城鎮有些居民猜測紛紛,更有人懷疑,突然地陷,會不會是地震的前兆。昨日,懷集縣政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證實,他們未收到地震部門有關當地可能出現地震的報告,居民的猜測完全是謠傳,居民無須恐慌。

此次已不是懷集第一次出現地陷。早在2004年懷集縣大崗鎮譚珠村委會太平自然村,在方圓30畝的範圍內出現了大小地陷點18個。當時調查顯示,地陷系長時間抽取地下水灌溉農田導致;2006年2月,懷集縣中洲鎮香江村一幢兩層泥磚瓦房坍塌,出現多處地面塌陷現象,30多戶樓房出現裂縫。專家分析是因為村民過量抽用地下水使地下水位發生變化失去平衡所致。

處理

當地政府啟動緊急預案

當地政府表示,前日下午4時40分許,他們接到居民報告後立即啟動緊急預案,並成立了地陷事件應急處置指揮部和領導小組對事故進行處理。當地政府表示,出於安全考慮,暫時居民還不能進入房屋。下一步,當地政府將尊重居民的意見妥善安置,保證其有飯吃、有屋住。同時科學妥善處置好此次地質災害。此外,已派出工作人員對地陷區域進行嚴密監視。(記者於敢勇 通訊員徐維寧、譚揚漢)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廣州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501/20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