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日本由奢入儉的危險 地震海嘯後全民反省風氣濃



  首先為那些錯過圍繞賞花的思想爭論的人介紹一下情況。爭論發起者是78歲的東京都知事——桀驁不馴的石原慎太郎。石原慎太郎本月第四次成功當選這座世界最大都市的管理者。微小花瓣的綻放通常會吸引很多市民到東京都的櫻花樹下狂歡,但石原慎太郎告訴東京市民,在造成巨大破壞的地震發生不久就開始享樂是不對的。「櫻花盛開並不意味着我們應該飲酒作樂,」他說道。他之前曾稱,這場災難是上天對日本人貪婪的懲罰。


  日本首相菅直人很快反駁了石原慎太郎的觀點,稱為了推動經濟發展,日本人現在應該開始消費。日本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Kaoru Yosano)表示,自肅(jishuku)——日本國民在上月災難後奉行的節儉與克製作風——「好似一場引發經濟衰退的運動」。

 
 久慈浩介來自被海嘯摧毀的岩手縣,是第五代清酒釀造商。他表示,戒酒正在毀掉他的生意。他在上傳到YouTube上的視頻中,敦促人們為了國家利益在櫻花樹下開懷暢飲,這段視頻已被近50萬人點播。

  最終,花見(hanami——賞花派對)照樣進行,儘管規模比往年小一些。但是,究竟應該自肅還是照常消費,這個問題仍被非常熱烈地討論着。討論主要在兩個層面進行,一個是純經濟性的、另一個幾乎是哲學性的。

  先來看看第二個層面的討論。上世紀80年代泡沫時期,即便一些暴發的日本人往自己的食物上撒金葉,但整個社會仍保持了強大的清醒意識。人們繼續吃魚骨作為小吃,在家裏避免使用中央供暖系統,在不太大的公寓中使用不帶腳的盤子大小的熨衣板以節省空間。

  公務員千葉明說:「我們從小就受到『粒粒皆辛苦』的教育。浪費感覺很奇怪。」地震發生後,小心謹慎、不浪費、克制欲望的傾向,重新獲得了推動。為了節約用電,車站的自動扶梯停開,人們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向上拖自己的箱子,在家裏則儘量少開冰箱門。許多人避免去豪華餐廳,因為當別人在疏散中心受苦時,在這樣的地方享用美食不合時宜。

  人們懷疑,過一種不那麼奢侈生活的衝動,不會隨着日本恢復元氣而徹底消失。已經頗有人氣的「慢生活」運動,可能會因人們在地震後體驗到不那麼奢侈的生活方式而得到推動。日本政府可能也會開創衡量國民產值的不同方法:在白天舉行的棒球比賽對國內生產總值(GDP)所作的貢獻,真的比在夜晚體育場燈光照耀下舉行的比賽要小嗎?

  但是,「節制還是消費」的辯論還有一個更緊迫、更直截了當的經濟層面。摩根大通駐東京首席經濟學家菅野雅明估計,除了已經編入預算的92萬億日元外,日本政府今年還將批准大約14萬億日元的應急補充支出。

  沒有人質疑,日本將需要巨額額外資金,來重建受到破壞的東北地區的基礎設施。問題在於,誰將為它埋單?日本財政部官員——其中包括許多厲行節約的自肅精神的信徒——想通過削減其它支出和徵收特別重建稅來募集資金。野村證券(Nomura)首席經濟學家保羅·謝爾德(Paul Sheard)稱此舉將是愚蠢的。他辯稱,日本擁有擺脫通縮、重振經濟的「黃金機遇」——只要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在二級市場上擴大已經相當可觀的政府債券購買。

  謝爾德指出,與普遍的看法相反,日本並未負債纍纍。恰恰相反,它是全球第二大債權國。日本每年的經常賬戶盈餘都達到GDP的約3%,這意味着它對外國資產的所有權每年都在增加。日本出名的巨額總債務——逼近GDP的200%——是政府欠該國私人部門的。與希臘——或者美國——不同,日本的債務問題是自己的家務事。

  日本經濟肯定需要推動。路透社發佈的月度短觀調查(Tankan)顯示,4月份企業信心指數出現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跌幅,下挫28點,至-13 點。短觀調查與日本央行商業景氣調查有很大的關聯度。上周發佈的數據顯示,消費者信心也在下滑。對2011財年增長的共識預測,已從地震前的1.6%跌至 0.4%。

  滙豐銀行(HSBC)高級經濟學家范力民辯稱,人們的情緒將是決定性的。「最關鍵的不是實體基礎設施受到的破壞,而是近期事件對國民心理造成的創傷,」他表示。自肅部分是因為心靈創傷,部分是因為日本人的思想觀念。幾乎沒人會質疑激發這種自我約束的可敬情懷。這是「讓我成為有道德的人,但非現在」的又一案列。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28日發表專欄作家戴維•皮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428/20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