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如果中共再屠殺百姓 國際社會能3天就會幹預?

2005年,聯合國通過一項名為「保護責任」(暱稱R2P)的新理念,確認當獨裁者屠戮本國民眾時,世界大國有權利和義務介入。軍事介入利比亞為這一襁褓中的理念提供了執行保障,效果也立竿見影:全世界花了三年半時間才對波斯尼亞大屠殺做出軍事回應,這次在利比亞只花了3周半。(阿波羅網編者註:如果中共再屠殺百姓,國際社會能否3天半就會幹預?)

印權斌譯自《紐約時報》 作者:紀思道(NICHOLAS D. KRISTOF)

原文標題:Hugs from Libyans
    一位空襲異國的美軍飛行員跳傘逃生落入他鄉的羊圈後,不僅被當地村民救出,而且還享受到果汁、擁抱以及熱情洋溢的感謝。此景在阿拉伯世界恐怕是頭一遭。

    儘管部分村民遭美軍彈片誤傷,其中一人仍興沖沖地告訴美聯社記者說,自己毫無怨言。周三晚,東部主要城市班加西的居民舉辦「感恩集會」,感謝聯軍救命之恩。若非美國主導的軍事介入,當地如今定已血流成河。 (阿波羅網 aboluowang.com)

    針對美軍軍事介入利比亞,一些懷疑的聲音正在美國激盪。這無可非議,畢竟戰爭前景仍不明朗。但我們不要忘記,這次行動暫時避免了一場人道主義災難。它更像是1991年解放科威特的海灣戰爭,而不是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
    歷史上,外部力量為防止民眾免遭政府戕害而軍事介入他國的案例不多,此次介入可位列其中。多少年來,我們對民眾被屠袖手旁觀,直到慘劇落幕後,才悲天憫人地宣稱「下不為例」。
    2005年,聯合國通過一項名為「保護責任」(暱稱R2P)的新理念,確認當獨裁者屠戮本國民眾時,世界大國有權利和義務介入。軍事介入利比亞為這一襁褓中的理念提供了執行保障,效果也立竿見影:全世界花了三年半時間才對波斯尼亞大屠殺做出軍事回應,這次在利比亞只花了3周半。
    誠然,不是每次人道危機都能引發軍事介入。我們更傾向在自身石油或安全受到威脅時介入。然而,如果我們不能對所有屠殺行為軍事介入,介入其中一些也是值得的,正如我們不能拯救所有飢餓兒童時,即使拯救其中一些也意義非凡。
    我反對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因為前線的經歷告訴我,儘管絕大部分伊拉克人厭惡薩達姆,但他們也不歡迎美軍進入自己的國土。這一次,同樣的經歷使我確信,利比亞人歡迎外部介入。
    「民眾意見統一」,國際難民署主席Michel Gabaudan周三晚跟我說。他剛剛從利比亞回來,稱所有與之交談的利比亞人都承認外部軍事介入阻止了一場「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
    「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對聯軍行動欣喜若狂,但他們擔心聯軍的介入不會長久」,他說。
    一些國會人士批評奧巴馬未與國會充分溝通。話說得有理。但不要忘記,親卡扎菲的政府軍當時已打到班加西門口,干涉行動已刻不容緩。事實上,外國記者所駐班加西旅館的外圍已經發生交火。如果墨守陳規,兩天的國會諮詢足以令班加西遭血洗、叛軍政府垮台。
    空襲發生前,利比亞人進入埃及的規模七倍於平時。空襲一開始,逃亡立即停止,難民開始回國。對於平民傷亡的爭議,利比亞人已經用雙腳給予回答:朝空襲方向前進,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更安全。
    反對軍事介入者的論據確有道理。戰爭前景變數很大:叛軍能否推翻卡扎菲?有無軍事退出方案?戰爭代價幾何?
    但在些變數背後,有一些事不容置疑:若非軍事介入,利比亞民眾定已屍骸遍野;卡扎菲家族未來幾年將繼續掌權;所有獨裁者都將意識到殘忍無情的重要性。
    現在,局勢已被扭轉。空襲卡扎菲的戰車火炮、干擾他的電視電台,只會改善局勢。阿拉伯國家已經開始給叛軍提供武器彈藥,令後者的戰力、士氣為之一振。總之,未來有風險,但也不乏機遇。
    一位白宮高官說,人道主義是奧巴馬下令參戰的關鍵論據:「總統對班加西和托布魯克人民可能面臨的命運不寒而慄。(軍事介入利比亞)固然有國家安全和利益考量,但令總統速下決心的原因是班加西和利比亞東部民眾即將遭受的大規模暴行。他對軍事行動的風險認識充分,但他更擔心不作為的代價」。
    我曾與戰爭親密接觸。我憎惡戰爭。但我曾見過更加可憎的惡行:一國民眾遭系統性屠殺,全世界卻視而不見。好在這在利比亞不會發生了。感謝上帝。
    (譯者:印權斌)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327/19970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