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西餐與中國的「愛戀史」

 西餐與中國,像一對歷經滄桑的戀人,其馬拉松式的愛戀也打上了跌宕起伏的歷史烙印。

 西餐與中國,像一對歷經滄桑的戀人,其馬拉松式的愛戀也打上了跌宕起伏的歷史烙印。

第一階段:初會期

時間:17中葉——晚清

關鍵詞: 傳教士、起士林

17世紀中葉,隨着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不僅帶來了上帝,也帶了西餐,據記載著名傳教士湯若望就曾以西餐來招待北京的官員們。同時一些野心勃勃的商人也陸續來到我國廣州等沿海地區尋求貿易機會,這些人一般在我國居住時間較長,由於生活上的習慣,他們自帶本國食品和本國廚師,自此西餐開始在中國生根。

第二階段:熱戀期

時間:晚清民初——解放前後

關鍵詞:殖民、白俄、時尚

晚清民初的中國魚龍混雜,租借成為西餐的大本營,飯店等成為軍政頭目、洋人、買辦、豪門貴族交際享樂的場所,每日賓客如雲,西餐業在這種形勢刺激下,便很快發展起來。到了上世紀30年代,西餐已經成為中國上層社會的一種風尚,尤其是在上海,許多有錢人家都有專門的西餐廚師,而到國際飯店去吃西餐,更是當時最時尚的社交方式之一。

同時,俄國革命後相當數量的前沙俄貴族進入中國的哈爾濱、天津、上海等大城市,他們在這些城市開設了俄式餐館,自此俄式西餐開始在北方一些城市流行。

第三階段:尷尬期

時間:解放前後——改革開放初期

關鍵詞:俄式西餐、老莫

解放後的西餐廳紛紛歇業或是改制、合併,西餐行業開始凋零。那時候我國與前蘇聯為首的東歐國家交往密切,藉助政治上的優勢,俄式西餐在五六十年代風光無限,幾乎成了西餐的代名詞。

到了「文革」期間,能夠繼續營業的西餐廳屈指可數。不過,當時的幾家俄式餐廳依然頗具影響力,例如常出現在王朔書中和影視劇中「老莫」,即北京莫斯科餐廳,那裏一度是紅衛兵運動的集結地,70年代後則成為了京城年輕人聚會、拍婆子乃至叉架的首選地。

第四階段,重逢期

時間:改革開放初期——90年代初

關鍵詞:外資酒店、馬克西姆、貴族化

改革開放後,西餐重新有了發展,隨着對外開放政策,旅遊業迅速發展起來,全國各地相繼興建不少高檔旅遊飯店,其中不少飯店系中外合資或外資獨資企業,聘用了不少外國廚師、香港廚師。

而且引進了不少新設備和新技術。與此同時,原來的一些老飯店也在不斷進步,陸續派廚師去國外學習,這使我國的西餐業有了新的發展。

但在民眾心中,西餐行業由於仍處於貴族化的神壇上,仍然帶有濃濃的神秘感;行業內投資西餐的也鮮有之。

第五階段:蜜月期

時間:1990前後——2003年前後

關鍵詞:西式快餐連鎖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西方的餐飲方式越來越多傳入國內,多以麥當勞和肯德基為首的快餐品牌,但純正西餐廳的發展依然緩慢。

直到上世紀的最後幾年,許多西餐品牌開始陸續進入中國,如法國的福樓,美國的星期五,意大利的亞地里亞等,同時,本土化的西餐業,尤其是平價西餐連鎖店,也開始大量出現。

第六階段:交融期

時間:2003年前後——2008年

關鍵詞:西餐文化、大眾化、中西結合

這時,漫步在城市街頭,隨處可見環境幽雅、飲食文化別具一格的西餐廳。市民在西餐廳里感受到了優質的環境與服務,才知道餐廳不僅僅是吃飯的地方。隨着西餐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吃西餐中接受西方文化,有的甚至在家裏做起了西餐。

同時,中餐通過西餐,完成了對現代餐飲的認識,在環境、服務、擺盤等各方面都進行改革。2006年開始,北京上海等中餐廳甚至颳起一陣「 fashion」風,將菜品的中西合璧推向極致。

第七階段:富貴期

時間:2008年——至今

關鍵詞:米其林、高端西餐品牌

隨着奢侈品點在中國的遍地開花,西餐中的「奢侈品」也開始盯緊中國新富的錢包。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來越多頂着米其林星級光環的高端西餐品牌開始登陸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比如北京的布魯宮,m餐廳,上海是Jean Georges等。

當真正的法國松露、煎鵝肝、烤鮭魚、Moule(一種貽貝)、白扁豆燴肉和紅酒小牛肉端上布魯宮的餐桌時,人們才恍然大悟什麼是純正的法國菜。

時空隧道:

1840年

上海是中國西餐的發源地。當時的上海在一夕之間,突然從一個落後的小漁村變成了對外通商大埠,外國傳教士和商人摩肩接踵而來,他們在上海開設了一些飯店並經營西餐,廚師長由外國人擔任,西餐業正式登陸中國。

1860年

香港「太平館」西餐廳1860年在廣州開設第一家店,是中國人開西餐首例,也是中國第一個把醬油加入西餐的創始者,據說蔣中正、周恩來都曾為「瑞士雞翼」、「燒乳鴿」着迷。

1925年

俄國人楚吉爾曼創建在哈爾濱創建華梅西餐廳,這是哈爾濱最正宗的俄式西餐,與北京馬克西姆西餐廳,上海紅房子西餐廳和天津起士林大飯店並稱為中國四大西餐廳。

1945年

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初到之日的招待晚宴是黃油、麵包、牛排等,次日早飯還是西餐。 他對秘書說:「吃飯也學美國人,中國人不吃中國飯,我不習慣,你去商量一下,換成中餐。」 當改成中餐後,他高興地說:「對嘛! 中國人還是應該吃中國飯的。」

1954年

始建於1954年的莫斯科餐廳。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北京首批西餐廳,莫斯科餐廳見證了中蘇關係從蜜月到裂痕,旁觀了蘇聯解體,也隨着新中國歷史的大潮幾經沉浮。

1961年

幾位工作人員同廚師為毛澤東精心訂製了一份西菜、兩菜湯菜譜。但是毛主席雖然對西菜感興趣,卻很少正正經經吃過一頓純粹的「西餐」,終生沒有一套西餐餐具。在毛澤東看來,無論是口味,還是營養,中國菜都遠遠超過西菜。

1983年

法國時裝大師皮爾卡丹在北京開了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西餐廳,馬克西姆。餐廳從裝飾到口味到服務,均是純正的法國風格,只是當時人均200元的消費足以令大部分國人望而卻步。

1987年

肯德基進入北京,在前門第一家肯德基店的門口,人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為的不是吃快餐,而是吃西餐。

1989年

綠茵閣成立於廣州,提供西餐、咖啡、甜品、等風味美食,堪稱改革開放後最早把西餐本土化、中檔化、並開展連鎖經營的餐廳之一,在當時廣受時尚青年追棒。

1990年

深圳新開了一家叫麥當勞的西餐店,開張那天,西華宮外圍了一圈又一圈的排隊市民,抬頭仰望, 在層層疊疊的青磚綠瓦中,一個黃色「M」形標誌正挺立在深圳解放路的上空。

1990年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家外資五星級酒店中國大飯店在北京開業,一起開門迎客的還有酒店內部12家不同地域、不同風味的西餐廳,給當時的中國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心理衝擊。

2004年

世界最富盛名烹飪大師之一Jean-Georges Vongerichten在紐約之外開設了全球唯一一間以他名字命名的餐廳,也是上海首家以擁有「世界級明星廚師」為亮點的餐廳。

2006年

SARS肆虐期間,分餐制在我國一些地區悄然流行開來,西餐作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此後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更使得人們重新打量眼前的食物,進而選擇食材來源可靠的西餐廳。

2008年

北京奧運會召開,大部分運動員來自歐美地區,奧運村的餐飲服務將以西餐為主,但同時也希望體現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讓運動員們享受到中國的美食。與之相應的是,國內西餐廳遍地開發,中餐西做也成為一時的潮流。

2008年

全球享有盛譽的烹飪大師daniel boulud走入東方的美食大國,來到了前門23號的院內開設了布魯宮。它是北京第一家打出「米其林二星餐廳」口號的西餐廳,此後越來越多頂着米其林星級光環的高端西餐品牌登陸京城。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天天飲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1/0104/19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