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李德水釋疑:「房價上漲1.5%」數據是這樣來的

—「數據由開發商報送」

原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釋疑:「房價上漲1.5%」數據是這樣來的

  早報記者昨日獲悉,原國家統計局局長、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德水在參加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時,主動回應社會上對房屋售價統計的質疑,並稱「主要是技術性問題」。

記者昨天在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上看到李德水委員3月5日的發言全文。李德水在發言中透露,「調查時採集的數據是開發商報送的,也可能難以完全反映實際交易的價格。」

  「數據由開發商報送」

  2月2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其中稱「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1.5%」。數字公佈後,引起社會的廣泛質疑。有人甚至調侃稱,「是不是點錯小數點了」。

  3月5日,李德水委員在參加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時主動解釋,稱「最主要的原因是技術性問題」:首先,這是2009年全年和2008年相比,是時期數,不是時點數,去年1至4月房價是比較低的,5月才開始不斷上漲,全年平均就會低一些。其次,存在地區差異。中小城市比大城市漲幅明顯要小得多。三是房屋的結構也不同,有新房、二手房、普通住宅和高檔住宅等,以及不同地段房價漲幅都不一樣,平均數就會掩蓋了一些突出的矛盾。這三個方面的平均數再平均一次就使年度價格漲幅扁平化了。另外,調查時採集的數據是開發商報送的數字,也可能難以完全反映實際交易的價格。

  李德水委員說:「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對此國家統計局絕不會人為隱瞞和作假。」

  「住建部數據更準確」

  雖然李德水意在釋疑,但「採集的數據是開發商報送的數字」再次引發新的質疑——這些數據是否應該由開發商報送?

  昨天,中國指數研究院指數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張化學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說,事實上我國對房屋售價統計有兩個系統:一個是住建部根據房地產交易中心的交易價格統計的房價系統;一個是國家統計局根據房地產企業填報的數據形成的房價數據系統。

  「建國以後,統計局都是這樣操作的,這就是他們的模式。」張化學說,這一統計方法目前受到了質疑,「兩種統計系統相比,住建部的數據要更準確。統計局的數據確實存在不准、不連續、不全的缺陷。」

  此外,現任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3月5日的房地產價格統計座談會上也承認,現行房地產價格統計制度和方法確實有缺陷。

  專業統計人員嚴重不足

  據報道,一些大城市統計部門從事房地產價格統計的人員只有寥寥數人,而這些城市每月需要採集數據的房地產企業有成百上千個。在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統計部門主要採用對房地產企業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依靠他們上報相關數據,由統計部門加以核實。

  張化學告訴早報記者,他也受邀參加了3月5日舉行的房地產價格統計座談會。他說,參加當天座談會的,還有地方統計局或調查隊負責人、北京房地產協會和中介機構負責人,以及潘石屹任志強等房地產公司老總。

http://house.hexun.com/2010-03-11/122942629.html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10/0315/16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