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式「逃跑新娘」:男女比例失調的後果

    27歲的周品覺得自己很幸運。他和這個姑娘從相識到按照中國農村習俗舉辦婚禮只用了一個星期。十天以後,妻子不見了,留下了她的衣物和身份證明材料,不過,她可沒把婆家給她的彩禮錢3.8萬元人民幣留在周家。 
     
    因為村子裏沒有合適的未婚姑娘,能夠如願娶到一個漂亮的新娘,27歲的周品(音)覺得自己很幸運。他和這個姑娘從相識到按照中國農村習俗舉辦婚禮只用了一個星期。
    
    十天以後,蔡妞措(音)不見了,留下了她的衣物和身份證明材料,不過,她可沒把婆家給她的彩禮錢3.8萬元人民幣留在周家。這筆錢是周品和他的家人省吃儉用、東挪西借才湊齊的。
    
    當周品向有關部門報告這一情況時,他才發現遇到這種事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今年的頭兩個月里,在漢中,針對該地區單身漢娶妻難的現狀、騙取高額彩禮的詐騙案達到了創紀錄的數字。
    
    周品的妻子是11位「逃跑新娘」中的一位──這種事情過去幾年裏在漢中並不鮮見。漢中的這一現象不禁讓官員們猜測,在這些來得快、去得快的新娘背後,或許有一個更大規模的犯罪集團。
    
    「離開後不久,她給我打過電話,」身材瘦削的周品說,他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周品說,她問周品過得怎麼樣,並且為她造成的困難道歉。「我告訴她,『總有一天我會再見到你。』」
    
    30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和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男女比例失衡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中國2005年──也是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數據,刊登在上個月《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篇研究文章認為,在這次人口普查進行時,中國20歲以下男性比同年齡段的女性多3,200萬。這個數字大致相當於加拿大的人口總數。
    
    如今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已經到了適婚年齡,爭奪配偶的激烈競爭也由此展開,而這一問題在農村地區顯得尤為嚴重。而競爭似乎還引發了彩禮和聘禮金額的大幅攀升,甚至在天津這樣的大城市也出現了禮金價碼升高的情況。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經濟學家魏尚進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在中國一些男性比例偏高的地區,即使將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壽命預期等因素考慮在內,當地居民的儲蓄率仍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該研究還指出,在男性人數偏高的地區,人們的消費水平相對較低──這意味着許多農村家庭可能在攢錢為兒子娶媳婦。
    
    婚前節衣縮食,以期婚後生活幸福,越來越成為新安村村民所遵循的行為準則。山清水秀的新安村位於中國中部的陝西省境內,人口1.4萬。現在,村裏有超過30名達到適婚年齡的男性,而適齡單身女性卻一個也沒有。
    
    和中國其他一些地區一樣,按照農村的習俗,新郎家要付給新娘家一定數量的錢──俗稱「彩禮」──而新娘則要操辦嫁妝,主要是一些簡單的家用物品。
    
    在中國進行經濟改革前的二十世紀80年代,彩禮的數目是很小的。
    
    「在我結婚的時候,我丈夫只給我買了幾身衣服,」周品的母親張淑芬(音)回憶說。
     到了90年代,隨着中國的經濟水平不斷發展,彩禮的數目攀升到幾千塊人民幣(以今天的匯率換算,約合200至400美元)。但是,從2002、2003年開始,村民們發現彩禮錢急劇飆升,暴漲到6,000至1萬元人民幣──相當於幾年的務農收入。
    
    絕非巧合的是,這個時期也正是自1979年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進入適婚年齡的時候。
    
    因此,原本節儉的新安村村民們為了滿足不斷上漲的婚禮開銷,開始更努力地攢錢。儘管周家的家境按照農村的水平還算不錯,但是他們多年來也過着節衣縮食的生活:自己種菜,主要吃大米和麵條,很少吃肉。家裏壓縮開支主要是為了給在南方工廠打工的兒子結婚攢錢。他們希望兒子回來的時候能把未來的兒媳婦一塊兒帶回來。
    
    可是,當周品一年前回到家的時候,他還是單身一人。「在我們村,如果一個男孩在二十四、五歲還沒結婚的話,是一件很丟人的事」,他的母親說。
    
    去年12月,一個朋友對他的母親說,她的侄子最近娶了一個四川女孩。新娘的三個女性朋友來看望她,她們可能會樂意嫁給當地人。
    
    中國重男輕女的文化偏見造成了男女比例失調,從而也造成了農村小伙娶親困難。一些年輕女子乘機去鄉下行騙。她們假裝接受男方求婚,收了新郎家給的聘禮,然後悄悄捲款逃跑。
    
    受到鼓動的周品和他的母親第二天就見到了那三個女孩。三人自稱的年齡分別是23、25和27歲。和她們聊了一小時之後,周品被身材苗條、皮膚白皙的蔡妞措深深吸引。蔡妞措也是三人中最漂亮、最年輕的一位。
    
    周品向蔡妞措求婚。蔡妞措表示同意,但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3.8萬元的彩禮,大致相當於他家五年的務農收入。周品同意了,但是他留了一個心眼,迅速查對了蔡小姐的身份。新安村的黨委書記唐雲壽(音)說,蔡妞措的身份以及居住信息都被核查過。
    
    三天之後,這對新人在當地註冊部門辦理了結婚登記。他們拍了不少婚紗照,新娘穿着乳白色的露背絲緞婚紗,新郎穿着燕尾服。還有一張是他們穿着傳統的中國服飾,新娘裝作要點燃一串鞭炮,周品則雙手緊捂耳朵,裝出害怕的樣子。
    
    一個星期之後,也就是1月4日,他們舉辦了婚禮。婚宴上,周品的母親正式把彩禮──其中一半是跟親戚們借來的──交給了自稱新娘堂兄的人。
    
    新娘搬過來和公婆一起住。周品的母親說,她很勤快,也有禮貌,很快就贏得大家的喜愛。「我對她比對我的親生女兒還要好,」她說。客廳里擺放着一輛紅色的電動自行車,手柄上還繫着絲帶,那是買給蔡妞措的結婚禮物。
    
    周品的婚禮讓很多人大為觸動。兩位鄰居找到蔡妞措,請她為他們的兒子介紹對象。幾天之內,她就為他們介紹來了兩個女孩,兩家鄰居每家支付了4萬元的彩禮錢。
    
    1月28日,這些新娘集體失蹤了,村民們大為震驚。
    
    儘管沒有全國性的統計數據,但是婚姻詐騙案以前就時有發生,不過大多都是孤立的案件。新安村黨委書記唐雲壽說,他以前從未見過這麼多騙婚案集中爆發。11戶受害家庭平均損失了4萬元人民幣。警方認為這些案件都屬於詐騙案,這些涉案婦女一旦被抓獲,將受到刑事處罰。
    
    與此同時,周品還是飽受相思之苦。「我對她恨不起來,」這位被拋棄的丈夫說,「她一定有她自己的苦衷。」現在周品的情緒非常低落,儘管他想要離開村子,但他的父母不許他這麼做。

責任編輯: 沈波  來源:網易探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721/13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