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要幹啥?美國佬想不通

 

吉亭:美鬚根本思考中國真正戰略意圖
2009/03/20 10:19:24
 
 
(中央社記者林芥佑華盛頓19日專電)美軍太平洋司令吉亭上將今天在國會指出,「無瑕號」事件顯示中國非常不負責任的海事行為,也讓美國感到困惑,必須從根本思考中國真正的軍事與戰略意圖為何。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今天舉行聽證會,討論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角色與戰略,吉亭(Timothy Keating)率多位高階將領出席。而3月8日在南中國海發生的美國海軍海洋觀測船「無瑕號」(Impeccable)遭中國船艦包圍事件成為聽證會焦點。

軍事委員會主席李文(Carl Levin)致詞時強調,中國在區域以及全球的影響力大增,今年中國的軍費將增加15%,意即連續20年維持兩位數的軍費成長,此外,中國的經濟成長雖然減緩,仍足以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國,美國必須持續分析中國軍事與經濟成長在區域與全球的影響,美國也須持續與中國致力找出共同面。


他認為,應持續發展美中雙邊互利的軍事關係,最近在南海發生的「無瑕號」事件,固然對兩邊既有計畫有所干擾,但此事件應非軍事衝突的意圖,而是比較屬於雙方對於海域主權以及自由航行的歧見。

他說,這樣的歧見提供一個示範,若美中能透過有效的軍事對話以減低誤會、避免誤判,雙方都可獲益。

共和黨資深議員、前總統候選人馬侃(John McCain)指出,台灣海峽的軍事失衡持續擴大,且在南海水域一再發生海軍的小規模衝突事件。

他說,美國各界都愈來愈關切中國在太平洋以不正常方式與美國船艦的交鋒,「無瑕號」只是在南海的公海水域進行標準作業,卻遭中國船艦騷擾。

吉亭說明,美中關係從2008年上半獲致進展,尤其在2007年11月感恩節期間,中國拒絕美軍航空母艦小鷹號(Kitty Hawk)戰鬥群進香港停泊之後,美中設立電話熱線,美國也在一些事件數度迅速回應中國,包括運送救援物資給中國的地震與暴風雪事件,美中也開始進行資深軍事人員交流。

吉亭表示,在這些進展後,當前的美中關係仍未達預期,美國去年底決定批准對台灣軍售後,中國延宕與美國的軍事交流,最近又有「無瑕號」事件引起美國高度關切,這些都清楚提醒美國,目前仍難獲致一個成熟且建設性的美中軍事關係,且中國仍未足以展現「負責任利益攸關者」的行為。

他也強調,台灣在馬英九總統當選後,海峽兩岸的關係出現一些和緩進展,美國認為,這是好跡象,顯示中國以及東北亞地區的穩定及願意思考更多的選項。

但他也表示,「無瑕號」事件是令人困擾的指標,中國在南中國海展現極具野心與引發麻煩的行為模式,中國也不願意依循可接受的行為或法治準則。

夏威夷州選出的聯邦參議員李碩(Daniel Akaka)詢問,美國從「無瑕號」事件看出何種跡象?是否為中國提升軍事意圖的跡象?

吉亭強調,他不能確定,因為中國在此事上展現非常不負責任的舉動,「我想說,這是在南海的非法行徑」,但同時中國也派遣3艘軍艦在阿拉伯的亞丁灣執行打擊海盜任務,並與美軍配合緊密良好,這又是很正確的行動,兩邊的指揮官一起午餐,互通電郵。

他說,中國一方面遵循規矩行動,但又清楚違反數世紀以來長期建立的海洋行為規範,這讓美國必須思考很根本的問題,即「中國的真正意圖為何?到底中國的戰略意圖是甚麼?中國期望10年、20年、50年後的角色為何?在中國的軍事互動評估當中,是否將美國視為重要角色?」

吉亭說,他認為美國是中國軍事評估當中的重要角色,但美國須了解,跟中國接觸進行對話是可獲致成果且有益,只是目前中國延宕與美國的軍事交流。
 
 *****************

美國軍方 首認參與漢光演習
2009-03-20 中國時報 【劉屏/華盛頓十九日電】
     太平洋美軍司令基亭十九日於美國國會指出,在非官方關係下,美國與台灣維繫密切互動,包括由太平洋美軍司令部支援並評估台灣的「漢光」軍事演習。

     這可能是美國政府首次公開證實美國官方參與國軍此一最大規模的年度演習(日後改為兩年一次)。

     基亭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指出,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建立在「共同的民主價值與對西太平洋和平、安全、與繁榮的承諾」。他說,依循法律與政策,太平洋美軍司令部與台灣的關係是「非官方的」,提供諮詢、訓練、以及國會批准的各種設備給台灣,以協助台灣擁有足夠的防禦能力。

     基亭說,馬英九總統的三不,即不統、不獨、不武,已經明顯降低了台海緊張。基亭也肯定國軍採購軍備、強化戰備等具體作法。他表示,台灣存軍事上面臨的挑戰,一個是中共快速提升軍力,一個是台灣希望在五年後完全轉為志願役。

     基亭也重申,美國的台海政策是建立於「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三個公報、以及台灣關係法。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320/12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