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內部人士揭秘:大陸電視購物層層摻假

     電視上極具誘惑力的廣告,接線員熱情專業的介紹,超低的價格,使很多消費者都忍不住過上一把電視購物的癮。然而,當交完錢打開貨的時候卻大呼上當,但退貨又談何容易。從事電視購物工作近十年的專業人士李寶(化名)揭開了電視購物的重重謎團。

    「我已經在準備轉行了,賣假的都賣得這麼好,賣真的還難得倒我麼?」李寶說。「大部分都是假的,你千萬別買。」李寶介紹,電視購物大部分都是一個接着一個的騙局,從產品策劃到實現利潤收工,只短短几個月的時間,但利潤是可觀的。遇到投訴的多了就換產品,因為投訴增加了銷售的難度,並且這個時候市場基本也快飽和了。
    
    「廣告打好了,就等著接電話拿錢了。」李寶介紹,一個電視購物產品最重要的是前期的策劃,他做的就是這方面的工作。從確定產品到廣告創意,再到拍攝廣告和打出電視廣告,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電視廣告最重要的是在確定本期產品後,找出目標人群及受眾群體,研究他們的消費習慣及消費心理。
    
    鑽石廉價 黃金噴金
    
    至於廣告,李寶說:「那些都是假的。」黃金鑽石類的產品從不同角度打上燈光,再放大產品拍,看起來就比實際產品大許多倍,且顯得金燦燦的。項鍊上的東西確實是鑽石,但鑽石也有很便宜的,20元就能買一大塊,切成無數個小塊,就是電視購物上的「鑽石」了。李寶說,那麼便宜怎麼可能買到消費者想像的那種鑽石呢?
    
    他介紹,目前電視購物市場上的黃金產品普遍都是噴金的,裏面也許含金,但含量極少,檢測機構無法檢測,因為噴上去的金粉,是無法「摳下來檢測的」,消費者即使知道上當,也拿不出證據。
    
    「一個普通的電視購物公司,一個月幾百萬的收入是很簡單的事。」李寶介紹,一個電視購物產品包裝費用佔總價的10%左右,廣告費用為30%,接線員費用為10%,快遞費用佔7%,電話費佔1%,最後的淨利潤大概是40%左右。
    
    整個電視購物的流通環節,在利潤分配方面,郵局、電信、電視台等全都從電視購物公司那裏分到了一杯羹,但這些消費者能找到並且信任的公司卻不對電視購物「負責」。
    
    據介紹,接線員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多連初中都沒畢業。「只接接電話,初中還沒畢業每個月就能拿萬元左右。」李寶說,售後服務熱線設置成「限制呼入狀態」,消費者打永遠處於佔線狀態,要麼是售貨的接線員不在。「都已經賣了,我們怎麼可能還讓他退了呢!」
    
    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會長王文學表示,電視購物行業在我國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但由於遲遲沒有確定市場規範,使其發展狀況並不理想。在各方努力下,今年11月《中國電視購物行業標準》將有望出台,屆時「不正規的、渾水摸魚的企業將沒有市場」。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法制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9/0316/12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