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美國《探索》雜誌評出2008十大天文圖片


     北京時間12月22日消息,美國《探索》雜誌近日評選出了2008年度十大天文照片,美國火星勘探軌道器拍攝的「鳳凰」號降落火星照片位居榜首。
    
    
    
    以下就是美國探索雜誌年度十大天文照片
    
    第1名:鳳凰號降落火星
    
    
    


    
    鳳凰號降落火星
    
    這張圖片是「火星勘探軌道器」探測器隨機攜帶的高解像度HiRISE照相機拍攝的,圖中的小亮點是「鳳凰」號登陸器,大亮點則是它的降落傘,此時的「鳳凰」正向火星表面降落。
    
    為什麼這張「鳳凰」圖片會成為年度十大天文學圖片排行榜之首呢?首先,這是一個能夠證明人類觸角已延伸到地球以外的另一顆行星的直接證據。除此之外,這是我們向火星發射的另一個探測器拍攝的。這個「機器使者」此時已置身火星軌道,為這顆紅色星球拍攝高清晰圖片。「鳳凰」降落圖顯示了人類不可思議的能力和遠見:地球上的工程師通知HiRISE應該將鏡頭對準何處,並在正確的時間命令它拍下這種充當證據的圖片。這張圖片無疑是在告訴火星「我們來了 」。
    
    「鳳凰」號降落圖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它的像素很少,圖中的登陸器及其降落傘也顯得模糊不清,但它的意義卻非常重大。如果仔細觀察,你能夠在圖片中看到吊傘索,它們構成了整個降落傘的外形。對於天文學家來說,「鳳凰」降落圖無疑意義深遠,雖然沒有華麗的顏色而且一點也不壯觀,但它所包含的深意卻是巨大的。在「鳳凰」降落並經過一個隕坑時,照相機還拍下了一張在視覺上非常具有衝擊力的圖片。雖然它也是一張意義重大的圖片,但筆者顯然對「鳳凰」降落圖更情有獨鍾,原因就在於它的簡單直接以及背後隱藏的深意----人類的足跡已不限於地球這一顆行星。
    
    從「海盜」號飛船到「旅居者」號、「機遇」號和「勇氣」號火星車,從「鳳凰」號登陸器到「火星勘探軌道器」、「火星全球勘測者」、「水手8號 」、「水手9號」、「奧德賽」號以及「火星快車」號探測器,我們一次又一次向這顆紅色星球派出使者,因為我們希望去了解、希望去探索。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火星以便加深對地球本身的了解,我們只是希望知道的更多。這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更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所在。正是因為這種勇敢的探索,我們才得以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十萬年。也正是有了這種探索,人類才可能繼續生存下去。
    
    
    
    第2名:首次直接拍到太陽系外行星
    
    
    美刊評2008十大天文圖片 鳳凰號降落火星居首


    
    首次直接拍到系外行星
    
    2004年,天文學家保爾・卡拉斯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研究,他將哈勃對準明亮的南部天空的恆星「北落師門」,拍攝一些可見光圖片,他發現這些圖片上包含一個小光點。他等待了兩年,其間拍攝了更多圖片。他發現這個光斑在移動,而且似乎是隨着那顆恆星移動。它隨「北落師門」進行的整體移動,顯示它受到這顆恆星的引力束縛,但是另外的運動說明它在沿自己的軌道運行。這些發現證明,卡拉斯已經發現一顆新行星。
    
    這張圖片本身令人難以置信,「北落師門」是一顆年輕恆星,大約僅有2億歲。它被一個距離它大約有170億公里的塵埃帶環繞。這個塵埃環偏離中心,擁有非常明顯的邊界,這些都表明它裏面有一顆行星,這顆行星可能是沿着一條橢圓形軌道運行。這顆行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3倍,到達「北落師門」的軌道大約需要870年。它的引力使周圍的塵埃環形成橢圓形,它與「北落師門」之間的距離,使我們能夠避開這顆恆星發出的耀眼強光看到它。我們一直希望可以看到一個不同的世界,現在這個夢想終於實現了。
    
    
    
    第3名:火星山崩
    
    
    美刊評2008十大天文圖片 鳳凰號降落火星居首


    
    火星山崩
    
    這張照片是「火星勘探軌道器」上的HiRISE相機拍到的,拍的是火星表面,解像度為0.5米。這是一張普通的照片,只是恰巧拍到了火星山崩塵霧繚繞的場景。左邊的懸崖高700米,坡度為60度,塵霧直徑約180米。如果懸崖頂部先滑動的話,落到地面前的自由落體運動將足有20秒,泥土以每秒 70米的速度到達地面,可能在真實情境中,因為衝力和其他因素這個時間還要更長一些。這一高清圖片頗為壯觀。
    
    
    
    
    顯然,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一次發現,這就是這張照片在這個排行榜中被列為第三的原因。如果HiRISE拍照時間早一分鐘,那就沒什麼看頭,如果是 1分鐘或者2分鐘後拍照的話,我們能看到正在驅散的雲霧,畫面不可能有這樣的震撼力。這意味着這些事情在火星上經常有,我們在那裏呆的時間越長,看到的就越多,就能發現越驚奇的事。
    
    
    
    第4名:漩渦星系NGC 7331
    
    
    美刊評2008十大天文圖片 鳳凰號降落火星居首


    
    漩渦星系NGC 7331
    
    這張照片是文森・佩里斯在西班牙南部的卡拉爾・奧拓(Calar Alto)天文台使用3.5米的望遠鏡觀察到的。照片中的漩渦星系NGC 7331距離我們大約5000光年。這種美麗的螺旋圖案是由這一圓盤中的引力擁塞而形成;聚集着氣體和塵埃,引力形成了這些那些臂狀物,新的恆星也在形成。在某種意義上,這些臂狀物是一種幻覺,它們裏面沒有很多恆星,它只是一個聚集大而明亮又短命恆星的地方,所以這種臂狀物很容易被看到。那些妖艷明亮恆星壽命很短,在沒有逃離臂狀物前就死掉了。因此,在臂狀物中間它們看起來較暗。但是,很多不太大的恆星仍活着,如太陽。
    
    
    
    第5名:月球越過地球
    
    
    美刊評2008十大天文圖片 鳳凰號降落火星居首
    
    月球越過地球
    
    因為我們在地球上,我們從沒見過月球經過地球前面的樣子,但是,我們的飛船能看到。2005年,美國宇航局「深度撞擊」彗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之後成功撞擊彗星。任務結束後「大衝撞」彗星探測器也被改做它用,取名為「EPOXI」。美國宇航局意識到如果他們轉動該探測器的望遠鏡的話,他們就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畫面。他們這樣做了,於是,他們得到了讓我們驚呼的圖片:月球從地球前面穿過。
    
    歷史上從沒有哪一代人能看到這種場面。如果你感到有些沮喪或者獨孤,或者認為世上沒什麼引起你注意的有趣的事,就想想這幅畫面。之前的幾千代人可能只能想像這類事,但是你能真切地看到。
    
    
    
    第6名:伽瑪射線爆發
    
    
    美刊評2008十大天文圖片 鳳凰號降落火星居首


    
    伽瑪射線爆發
    
    很多天文學家對伽瑪射線爆發(GRB)喜愛有加。這些是已知宇宙中規模最大的爆發,爆發程度僅次於創世大爆炸。據我們所知,它們以兩種方式發生。一是超大質量恆星核心崩潰形成黑洞的時候,眨眼之間,一個由物質形成的扁平、稠密的圓盤開始繞着黑洞旋轉,有一種巨大的力量聚集於恆星心臟地帶爆發釋放的兩束能量和物質。它們將恆星撕裂,發出的尖叫聲響徹整個宇宙,在數千光年來,無論碰到什麼東西,它們都會將其消滅。
    
    
    
    
     另一種獲取伽馬射線爆發的方式是,兩個繞相同軌道運行的超密度中子星出現的時候。最終結果同超大質量恆星崩潰的結局相似:形成黑洞,聚焦於光束,死亡隨之而來。如果伽馬射線爆發形成於不到距離地球7000光年遠的地方,並且目標對準我們,這可能會是一次「熄燈號」。如果伽馬射線爆發形成於距離地球100光年遠的地方,它幾乎肯定會將地球變成一個大火球。
    
    令人欣慰的是,伽馬射線爆發形成於距離地球很遠很遠的地方。儘管如此,它們的威力讓令人難以置信,這就是為何將兩個伽馬射線爆發事件列為第六名的原因。如上所示,左圖是GRB080319B,距離地球75億光年,其亮度單憑肉眼也能看到。雖然亮光僅僅持續幾秒,如果你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仰望蒼穹,你可能會看到發生於宇宙的大爆炸。
    
    右圖是GRB080913,是科學家有史以來發現的最遙遠的伽馬射線爆發,距離地球128億光年。換句話說,當恆星消亡產生這種爆發時,宇宙的形成歷史還不到10億年。當它到達地球的時候,來自這次古老爆發的光線已經穿越近130億年的空間界限,甚至是在地球誕生之前,是在太陽形成之前,甚至是在銀河系誕生之前。兩張圖片都是由美宇航局「雨燕」軌道觀測衛星拍攝的。
    
    GRB080309B是X射線照片,GRB080913是結合X射線和紫外成像兩種技術製成的照片。在這兩張照片中,這些物體距離我們如此遙遠,我們的大腦根本無法領會數字,兩次持續數秒的爆發釋放的能量完全可同太陽整整100億年壽命期間釋放的能量相媲美。再看一眼兩張照片。請記住,儘管圍繞伽馬射線爆發有許多謎團尚未揭開,但我們確實對其工作原理有了相當多的了解。
    
    
    
    第7名:吞噬同類的星系
    
    
    美刊評2008十大天文圖片 鳳凰號降落火星居首


    
    同類相殘的星系
    
    長期以來,我們便知道一個事實,星系並非是「挑食者」,相反,它們是吞噬同類的「魔鬼」。確實如此,它們會互相殘殺。如果小星系距離大星系過近,大星系的引力將會將小星系撕成兩半,並將裏面的物質全部吸到自己的腹中。多數大星系都展現出這種證據,我們自己的星系眼下就在吞噬至少一個星系,也許之前還吞噬了數十個。但與NGC 1132相比,銀河系就相形見絀了。NGC 1132是一個距地球3億光年遠的巨大的橢圓星系,在可見光下,它的直徑比銀河系多出20%,質量可能是銀河系的10倍!
    
    美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這張照片讓人覺得這個星系浩瀚無邊,事實上,這只是冰山一角,這個星系的質量多數是熾熱的X射線噴射氣體和看不見的暗物質。在這張令人大為驚訝的照片中,仍存在妙不可言的地方。除了NGC 1132星系本身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輪廓外,照片背景還有數千個星系,使得其高清晰原圖值得大家花時間去下載和珍藏。
    
    
    
    第8名:「斯皮策」望遠鏡窺視星雲心臟
    
    
    美刊評2008十大天文圖片 鳳凰號降落火星居首


    
    「斯皮策」望遠鏡窺視星雲心臟
    
    星系中的大多數恆星誕生於浩瀚的氣雲----孕育各種質量恆星的「恆星搖籃」。在星雲的中心地帶,質量最大、溫度最高、亮度最大的恆星以其離子化紫外輻射物淹沒氣體,引起氣體發出亮光(同霓虹燈閃亮的原理相似)。這種輻射物連同亞原子微粒風暴吹向恆星,在直徑達到數光年的氣雲中間掏出一個大洞。結果就成了像星雲W5這樣的美奐絕倫的物體。我們很容易辨別出哪些恆星正在工作:看一看「手指」的指向。大洞邊緣周圍是數光年長的「手指」,它是由侵蝕性風暴引起的物質形成的,有點像溪流中的沙洲。它們直接指向上游風暴的來源處。
    
    星雲W5之所以在年度十大天文圖片中有一席之地,是因為它非常有趣,形狀像心一樣!氣體甚至呈現淡紅色,原因就在這張照片是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在照片以紅外線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會給人溫暖之感。
    
    
    
    第9名:太陽光輝下的娥眉月
    
    
    美刊評2008十大天文圖片 鳳凰號降落火星居首


    
    太陽光輝下的娥眉月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1222/11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