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大陸體操女孩到底十幾歲?對比新聞

何可欣(前左)芳齡幾何?
何可欣(前左)芳齡幾何?
星期五,國際奧委會責成國際體操聯合會調查中國女子體操運動員的年齡問題。國際體操聯合會要求中國進一步提供何可欣等5個人年齡的文件,以證明她們有資格參加奧運會。何可欣等人的真實年齡問題,中外媒介已經有很多報導了,我們在《對比新聞》節目裏來對比一下。

對於這個問題的報導,中外媒體有一些共同之處。它們都報導了中國體育官員的說法,例如拿出護照、身份證,甚至出生證的複印件來證明年齡。他們也都報導了國際奧委會和國際體聯原來的說法,即中國提供的護照已經滿足了確認年齡的要求。

*外媒提到具體證據*

不過,中外媒體的報導最重要的不同之處在於外國媒體提到很多中國媒介沒有提到或者含糊其辭的證據。

7月27號,《紐約時報》報導說:「本報記者找到兩個中國體操運動員網上的登記名單,說明何可欣的生日是1994年 1月1日,這樣她現在就是14歲。一份2007年中國體操運動員全國登記名單顯示,何可欣的生日是1994年1月1日,這個網頁在中國已經被屏蔽,但是在谷歌上還可以看到。另一份登記名單是2006年1月27日在中國成都市舉行『城市交流賽』的登記名單,也寫着何可欣的生日是1994年1月1日。」

報導還說:「浙江體育局一個少年首選名單上的登記...包括帶有出生日期的身份證號碼。在這個名單上的江鈺源的身份證號碼顯示,她的生日是1993年10月1日,顯示她今年秋季滿15歲,並沒有資格參加這次北京奧運會比賽。」

7月28號,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說:「YouTube上一段何可欣(2008年3月)在多哈比賽的錄像中,阿拉伯語體育解說員說,何可欣14歲。」

8月14號,美聯社報導說:「在北京奧運會開幕9個月之前,中共政府的新華社報導說,體操運動員何可欣13歲,這就使她沒有資格參加這個星期獲得金牌的中國體操代表隊。」報導說:「美聯社星期四早上在網上發現這篇新華社的報導,並且將這個網頁存起來。星期四下午,這個網站還運作正常,但是這篇報導的網頁不見了。」

*新華社去年11月的報導*

美聯社所說的新華社報導都是2007年11月3日發出的。在這一天,新華社發佈一條圖文報導,題目是:《第六屆城運會十大新星,何可欣打動國家隊教頭》。報導說:「13歲的武漢選手何可欣在女子高低槓比賽中...出色地完成了『李婭空翻』的動作,...拼下冠軍。」

同一天,新華社記者汪大昭發表了一篇題目為《冷靜看待新人成長》的報導,其中說道,「13歲的何可欣在女子體操比賽中出色地完成高低槓『李婭空翻』」。

*體育總局網站資料*

8月18號,英國《衛報》報導說:「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網站上有楊伊琳的資料。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的資料都顯示她的生日是1993年8月26日。這樣,楊伊琳今年就是15歲。去年參加世界體操錦標賽時是14歲。」

8月21號,英國《泰晤士報》所屬的泰晤士網報導,美國人沃克爾8月20日公佈了在百度網截屏下來的中國「2006 年全國體操運動員上報註冊表」。上面顯示何可欣的生日是1994年1月1日。這個登記表原來在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網站上,現在已經被刪除。《泰晤士報》記者的報導說:「沃克爾在百度網上發現了這兩份文件。沃克爾說:『這兩份表格都在,很清楚,何可欣的生日是1994年1月1號。』」

這篇報導還說:「另外兩個中國隊員的年齡也令人置疑:江鈺源和楊伊琳。《時代》周刊報導說,政府記錄顯示這兩個女孩都是14歲。這些記錄現在已經不見了。」

美國之音記者除了看到沃克爾截屏下來的網頁,還看到了中國國家體育總局2006年1月27日公佈的「補充公佈第一批城運會交流運動員名單」的截屏網頁,上面寫明:「何可欣,女,1994年1月1日出生,原註冊單位是北京體育局,現交流單位是武漢體育局,交流時間為兩年。」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生長在北京的何可欣成了代表武漢的運動員。

*外媒提「前科」*

外國媒體還提到中國在這方面的「前科」。例如《紐約時報》7月27號報導說:「中國的楊雲贏得了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單項和團體比賽銅牌。她後來在一次接受國營電視台採訪時說,在那次奧運會時,她只有14歲。湖南省體育局後來的一份報告也說,她在悉尼比賽時只有14 歲。」

*中國大陸網民泄天機*

中國一個網民在「泰興.羌溪花園論壇」上以《天機泄漏》為題透露說,在2007年11月5日的《生活報》上, 2007年11月8日的《今晚報》上,2007年12月12日的《北京晚報》上,以及2008年1月22日的《法制晚報》上,對何可欣的形容是「13歲的武漢選手」、「13歲的小將」、「13歲的體操高低槓選手」。

*黨媒不提具體證據 抨擊外媒炒作*

對於外國媒體和國內網民提出的這些中國體育總局和新華社等權威官方機構刊登的證據,中國媒體既沒有具體點明這些證據,也沒有做出任何解釋。新華社7月29號的報導籠統地說:「國際媒體援引了幾個網上的記錄和報導作為證據。」8月9號新華社的報導又說:「7月26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他們在網上的報導中發現了若干可疑證據。」

在另一方面,一些中國媒體對外國媒體的追蹤報導大肆抨擊。例如,上海熱線網站8月18號一則報導的題目是:《奪冠後美記者問題竟設圈套,何可欣妙答解年齡疑雲》。報導說外國媒體「炒作」何可欣的年齡問題,「美國女記者」「繼續糾纏」。

《東方體育日報》8月18號有關何可欣在賽後新聞發佈會上情況的報導說:「來自美國的媒體記者又開始對她們發難了。」報導說美國記者提出了「挑釁性的問題」,「美國記者很無趣」等等。

諾大的中國,眾多的媒體,無數的記者,竟然沒有一家媒體、一個記者對這件事進行認真調查,拿出確鑿的證據,消除外界的困惑。

*中國大陸記者心裏話*

美國《運動畫刊》駐北京記者斯威夫特8月20號報導說:「最近我向一個中國體育記者問起體操運動員年齡不夠的問題。我問她,中國報導體操的記者怎麼看待說中國體操代表隊至少有3個選手不夠16歲的說法?是西方人的偏見?酸葡萄心理?還是一種文化上的誤解?」「她回答說:『沒有記者會公開說,因為這會讓他們丟飯碗,或者有更糟糕的結果。但是誰都知道,年齡不夠的說法是事實。』」

*卡羅伊:篡改年齡輕而易舉*

《紐約時報》採訪了前美國女子體操隊總教練貝拉.卡羅伊。這位當年曾經在共產黨統治的羅馬尼亞工作的著名體操教練說:「在一個集權國家裏,篡改年齡輕而易舉。......不太可能有人能證明中國體操運動員年齡不夠。幾乎就是不可能。因為文件改得太天衣無縫了。在那種國家裏,他們是這方面的專家。一點兒都不新鮮。』」

*何可欣同班同學檔案*

美國之音記者也在網上做了一點搜索,發現在百度網上,何可欣的母校北京育才學校校友開設了一個「育才吧」。有一位網名叫「黯然Angel」的「吧友」8月14號讚嘆何可欣在奧運會上的表現時寫道:「原來小學跟我一班的。真的很棒。」這位自稱與何可欣是同班同學的網友的個人檔案顯示,她的生日是1994年9月24日,今年14歲。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李肅文章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824/10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