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文學世界 > 正文

文人想不開 後果很嚴重 近代自殺文人

 

編者按:關於文人自殺本是個經久不衰的萬古長新的話題。上世紀的文人自殺,舉其大者有王國維、朱湘、老舍、海子、戈麥、三毛、顧城等。

文人大多生前平淡樸素,惟以文章為重,或者也心憂天下,但在「非文人」看來實在是傻子一個,有什麼值得清高的!?文人就是如此平淡地生活,在世俗與理想中苦苦掙扎,只有在死的時候特別是「非正常死亡」,才或許會引起一點點議論。但於今日這樣一個已經"思想停止"的社會,恐怕這點熱鬧的意義也沒有了。

理想主義和意義的追尋構成了他們的文人特質,但近乎完美的潔淨和理想化,將這些"抵抗投降"的真君子最終送上了黃泉路.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字靜安,又字伯隅,晚號觀堂(甲骨四堂之一),浙江嘉興海寧人,國學大師。

與梁啓超、陳寅恪和趙元任被稱之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連接中西美學的大家,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領域成就卓著。甲骨四堂之一。陳寅恪認為王國維的學術成就「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著述甚豐,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觀堂集林》、《古史新證》、《曲錄》、《殷周制度論》、
《流沙墜簡》等62種。

生平

1877年出生於海寧鹽官。
1882年入私塾。
1893年中秀才。
1899年進上海《時務報》,業餘去羅振玉東文學社學習外文及理化,開始接觸西方文化。
1901年秋,受資助赴日入東京物理學校。次年夏,因病回國。
1903年起,任教於通州和江蘇師範學堂,講授哲學、心理學等。寫出《紅樓夢評論》等多篇哲學、美學論文。後自編為《靜庵文集》,於1905年出版。
1907年,北上,任學部圖書館編譯、名詞館協修。期間,著《人間詞話》,《宋元戲曲史》。
1911年,東度扶桑。
1916年,回國到上海講學,並編輯學術刊物,兼任哈同所辦倉聖明智大學教授。又為藏書家蔣汝藻編《密韻樓書目》,並參加纂修《浙江通志》。
1917年,著《殷周制度論》。
1923年,應遜帝溥儀之召,北上就任「南書房行走」。
1925年,應聘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教授,講授經史小學,並研究漢魏石經、古代西北地理及蒙古史料。
1927年6月2日,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死因說法不一。


自殺

1927年,北伐軍揮師北上,聽聞北伐軍槍斃湖南葉德輝和湖北王葆心(王被殺是謠傳),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塊錢,自溺北京昆明湖。衣袋中尋出一封遺書,封面上書寫着:「送西院十八號王貞明先生收」,遺書內容說:「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

王國維為何自溺,陳寅恪《王觀堂先生輓詞》的序言中寫道:「或問觀堂先生所以死之故。應之曰:近人有東西文化之說,其區域分劃之當否,固不必論,即所謂異同優劣,亦姑不具言;然而可得一假定之義焉。其義曰: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意義為抽像理想最高之境,猶希臘柏拉圖所謂Idea者。若以君臣之綱言之,君為李煜亦期之以劉秀;以朋友之紀言之,友為酈寄亦待之以鮑叔。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像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一人一事。」

********************

朱湘(1904年-1933年12月5日),字子沅,中國現代詩人,新月派重要作家。

祖籍安徽太湖,生於湖南沅陵。清華大學畢業,在校時參加文學研究會,開始新詩創作。1927年留學美國,就讀於勞倫斯大學,學習西洋文學。因個性直率、自尊強烈,不能容忍白人教授、同學歧視,後轉學至芝加哥大學,又轉俄亥俄大學。1930年回國任安徽大學英文文學系主任。1932年因故辭職,因個性孤傲,始終失業,最終在上海往南京的渡輪上投江自殺,年僅三十歲。

著作

  • 《夏天》(詩集,192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 《草莽集》(詩集,1927年開明書店出版;1998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
  • 《石門集》(詩集,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 《永言集》(詩集,1936年時代圖書公司出版)
  • 《中書集》(文集,1934年生活書店出版;1993年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再版)
  • 《文學閒談》(文集,1934年北新書店出版;1978年台北洪範書店再版)
  • 《海外寄霓君》(留美期間寄妻劉霓君之家書,1934年北新書店出版;1977年台北洪範書店再版)
  • 《朱湘書信集》(書信,羅念生編,1936年大公報出版)
  • 《路曼尼亞民歌一斑》(翻譯,192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 《近代英國小說集》(翻譯,北新書店出版)
  • 《番石榴集》(譯詩集,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

生平簡介

老捨出生於北京一個貧苦旗人家庭。一歲半喪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國聯軍的意大利軍人劫掠,還是嬰兒的老舍因為一個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倖免遇難。老舍九歲得人資助始入私塾。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三中),數月後因經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於1918年畢業。

1918年至1924年間,先後任京師公立第17高等小學校兼國民學校(現方家胡同小學)校長、北京市北郊勸學員、天津南開中學教員、北京一中教員。在此期間,老舍深受五四運動的影響。他說:「『五四』給了我一個新的心靈,也給了我一個新的文學語言。……感謝『五四』,它叫我變成了作家」。[1]1921年起,老舍在北京基督教倫敦會缸瓦市堂的英文夜校學習並參加宗教服務。1922年,接受洗禮。同年,在南開中學的一次講演中他說:「為了民主政治,為了國民的共同福利,我們每個人須負起兩個十字架——耶穌只負起一個:為破壞、剷除舊的惡習,積弊,與像大煙癮那樣有毒的文化,我們必須預備犧牲,負起一架十字架。同時,因為創造新的社會與文化,我們也須準備犧牲,再負起一架十字架」。[2]

赴英講學

1924年秋季,老舍赴英國,在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華語學系任華語講師,教導英國人認識中國的官話和中國古典文學。業餘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並開始文學創作。1926年,在小說月報上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1929年夏季,離英,途經新加坡並滯留半年,在華僑中學任教,並開始創作《小坡的生日》。1930年春季,返回到北京。1930年至1937年間,老舍先後任教於濟南的齊魯大學和青島的山東大學。其間,創作了《貓城記》、《離婚》、《老舍幽默詩文集》、《駱駝祥子》、《文學概論講義》等作品。

抗日戰爭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老舍離別家小奔赴國難。1938年初,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於武漢成立,老舍被推為常務理事和總務部主任,同年隨文協遷到重慶。自此主持文協工作直至抗戰勝利。抗戰期間老舍團結和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利用各種文藝形式為抗日做貢獻。他自己也以團結抗日為題材,運用各種文學體裁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的代表作為長篇小說《四世同堂》。

抗戰結束後,老舍於1946年3月接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在美國寫完了《四世同堂》第三部及長篇小說《鼓書藝人》。1949年12月,應周恩來委託文藝界之邀回到北京。回國後曾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書記處書記、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自1950年起,老舍寫下了以話劇《龍鬚溝》為代表的大量文藝作品反映人民的新生活,歌頌共產黨。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老舍「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同時期創作的話劇《茶館》是體現老舍文學語言藝術的巔峰之作。

文革迫害

1962年開始,許多文藝作品遭到批判,老舍停止了《正紅旗下》的創作。1965年3月-4月,老舍率領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回國後,將旅日見聞寫成長篇散文《致日本作家的公開信》,但沒有獲准發表,老舍只得被迫停筆。此後老舍試圖參加文藝工作隊,想通過寫快板、相聲等,來宣傳計劃生育、科學種田,也未獲批准。1966年春季,老舍獨自前往北京郊區順義縣以養豬而聞名的陳各莊,跟那裏的農民生活在一起,準備寫科學養豬的快板。

江青批鬥:「老舍每天早上要吃一個雞蛋,是一個資產階級作家」,自此,老舍由「文藝工作者」轉變為「反革命份子」。1966年8月23日,老舍等29人被紅衛兵綑綁之後,整批帶往國子監孔廟批鬥,在震天的「打倒反革命份子」口號聲中,跪着被輪番毆打3小時,期間老舍因不滿身上所掛的「反革命份子」字樣,而稍有反抗,被斥為「現行反革命」,被繼續毒打至深夜,而後又抓到派出所去交由警方訊問。晚間,遍體鱗傷的老舍,在妻兒的作保之下,終於被接回家,第二天要求繼續到警察單位報到。第二天,老舍沒前往派出所,獨自前往太平湖,在那裏不吃不喝坐了一整天,深夜時刻,投湖自殺。同日,老舍家聚集來了許多紅衛兵,老舍之子舒乙在恐懼當中,偷偷從家中後門逃走,手中拿着父親的血襯衫,找周恩來請求保護。25日清晨,老舍的屍體被發現。26日,舒乙拿着北京市文聯開出的死亡證明:「我父舒舍予自絕於人民,特此證明」,老舍遺體得以火化,按照「上面」的規定,不准留骨灰。

恢復名譽

1978年初,在鄧小平的批示下得到平反,徹底「恢復名譽」,隨後在社會上漸漸掀起了老舍熱潮。同年6月3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為老舍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作家茅盾致悼詞,為老舍平反昭雪,恢復其「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悼念許久。象徵性的骨灰盒裏面,放着老舍使用過的鋼筆、毛筆、眼鏡和茉莉花茶。

文藝創作

作品風格

老舍有文學語言大師的稱號。其中包括三百多萬字的小說,四十二部戲劇,約三百首舊體詩等。他的作品多為悲劇,作品的語言以北京方言為主,風格幽默。他的代表作是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這兩部作品現已列入中國初高中語文必讀書目,和大學中文專業必讀書目。《茶館》也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高中華文文學必修的作品。舒乙等人認為老舍的作品中反映了他對滿族的隱含的、深沉的、難以言語的真摯的感情。

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哂玫娜罕娍謖Z,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文學作品

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另有一說為900萬字)以上的文學作品,文革期間亦漏失了一些尚未發表的文章。其主要著作有:

長篇小說

  • 《老張的哲學》
  • 《趙子曰》
  • 《二馬》
  • 《貓城記》
  • 《離婚》
  • 《牛天賜傳》
  • 《文博士》
  • 《駱駝祥子》
  • 《火葬》
  • 《四世同堂》
  • 《鼓書藝人》
  • 《正紅旗下》(未完成)

中篇小說

  • 《月牙兒》
  • 《我這一輩子》

短篇小說集

  • 《趕集》
  • 《櫻海集》
  • 《蛤藻集》
  • 《火車集》
  • 《貧血集》

劇本

  • 《龍鬚溝》
  • 《茶館》

其他合集

  • 《老舍劇作全集》
  • 《老舍散文集》
  • 《老舍詩選》
  • 《老舍文藝評論集》
  • 老舍文集》

相關書籍

  1. 《老舍畫傳》:1997年,舒濟,北京燕京出版社
  2. 《老舍全集》(第二版):200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3. 《我的父親老舍》:2004年2月,舒乙,遼寧人民出版社,ISBN 7-205-05646-2
  4. 《老舍講北京》(第一版):2005年1月,舒乙編,北京出版社,ISBN 7200057924

家庭

  • 夫人胡絜青,著名畫家。1931年7月於北京與老舍結婚。
  • 長女舒濟,老舍紀念館館長。
  • 兒子舒乙,原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
  • 次女舒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
  • 三女舒立。

*********************

海子

夜色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難:流浪 愛情 生存
我有三次幸福:詩歌 王位 太陽

活在珍貴的人間
活在珍貴的人間
太陽強烈
水波溫柔
一層層白雲覆蓋着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徹底乾淨的黑土塊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泥土高濺
扑打面頰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
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查灣,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臥軌自殺。在詩人短暫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顆聖潔的心。他曾長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國70年代新文學史中一位全力衝擊文學與生命極限的詩人。他憑着輝煌的才華、奇蹟般的創造力、敏銳的直覺和廣博的知識,在極端貧困、單調的生活環境裏創作了將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其主要作品有:長詩《但是水,水》、長詩《土地》、詩劇《太陽》(未完成)、第一合唱劇《彌賽亞》、第二合唱劇殘稿、長詩《大扎撒》(未完成)、話劇《弒》及約200首抒情短詩。曾與西川合印過詩集《麥地之瓮》。他曾於1986年獲北京大學第一屆藝術節五四文學大獎賽特別獎,於1988年獲第三屆《十月》文學獎榮譽獎。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種詩歌選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認為,詩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還給人類的東西。(西川撰文)(註:2001年4月28日,海子與詩人郭路生(食指)共同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詩歌獎。)海子的第一首詩是《亞洲銅》最後一首詩是《春天,十個海子》

****************************

戈麥

    戈麥,原名褚福軍,1967年生於黑龍江省蘿北縣寶泉嶺農場。198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9年畢業後被分配至北京《中國文學》雜誌社工作,1991年9月24日自沉於北京西郊萬泉河(身縛小石塊兒)。從1985年開始嘗試寫作算起,戈麥的實際寫作時間不到6年,就在這6年時間裏,他卻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詩作及其他一些文學作品。在一篇《關於詩歌》的短文中,戈麥這樣寫道:「詩歌應當是語言的利斧,它能夠剖開心靈的冰河。在詞與詞的交匯、融合、分解、對抗的創造中,一一會顯現出犀利奪目的語言之光照亮人的生存。詩歌直接從屬於幻想,它能夠拓展心靈與生存的空間,通史讓不可能的成為可能。這可以視為他的詩歌觀。

天象


草木遇見羊群,螞蟻途遇星光,夜的雲圖
在天上閃亮。瞻望永恆的夢抵達以太之上
以太之上,大質量的煙,大質量的柱子,棋局
縝密而清晰,什麼樣的數學,什麼樣的對弈者

小紅馬馳過天庭,四個禮拜日,四個乘法
十二宮,十二個荷馬,抱琴而眠
什麼意志推遲了王冕,鑄造成鵬鳥的形狀
一隻空瓶安坐於內,像大熊的胃,大熊的腳掌

信仰之書,玄學之書,安放於暗藍色的盤面
蜜樣的鼠拖拽着一隻龜和一隻大眼的蟾蜍
星和星,α和β,物質的主呵,猩紅的膽
散落於星座之上,相同的蒙古,相同的可汗

九星圖上儀器的軸是兩個空洞的支點
星官的起始從何而來,向內,向外
天鵝絨上的勳章,神奇的蘑菇,瑩綠的小龕
一隻鐘錶應着節拍,時辰從何而來

這定數引誘着每一顆星辰,那蔚藍色的眼喲
古代、神跡和北方,人人都能仰望
一隻鎮定的豹子在軒轅座上如此悠緩
它帶來啟示,七顆星,羽林軍的榮光

星象如此灰暗,如此悠緩
一個嶄新的紀元在飛旋的星雲中歌唱
那些直指心靈的是約伯、祈禱和假象
那些兀立在鏡上的是元素、責備和夢想

隕石擊中觀象儀的頭顱,一顆頭顱就是
一座瑩綠的骨架,一張雲圖告慰着
大雨落下斗笠與刀槍,這是抖動中玉的耳朵
一顆青春的胸懷已將寬廣的命運容納

************************

顧城

顧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中國當代詩人,作家顧工之子,出生於北京。朦朧詩主要代表人物。文革前即開始詩歌創作,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1987年應邀出訪歐美國家,進行文化交流、講學活動。1988年新西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後辭職隱居激流島1992年重訪歐美並創作。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作品譯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種文字。被稱為當代僅有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出版有《顧城詩全編》。

1993年9月,他在新西蘭寓所殺死了妻子謝燁(即雷米),同時自縊身亡。

主要著作

  • 《黑眼睛》
  • 《城》
  • 《水銀》
  • 《顧城舒婷抒情詩選》
  • 《五人詩選》
  • 《顧城童話寓言詩選》
  • 《顧城詩選》
  • 《顧城的詩》
  • 《顧城新詩自選集》
  • 《顧城散文選集》
  • 英兒
  • 《顧城詩全編》
  • 《走了一萬一千里路》
  • 《顧城文選·別有天地》
  • 《無名小花》
  • 北島顧城詩選》

***********************

三毛的自殺與《滾滾紅塵》一片有關?

點擊連結:https://hk.aboluowang.com/life/data/2007/0104/article_6526.html

*************************************

北京人民大學博導跳樓身亡

余虹

 

12月5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一博士生導師在家中墜樓身亡。警方經現場勘察,排除他殺的可能,屬於高空墜亡。按照死者遺囑,其個人藏書將全部捐贈給人大文學院。

昨天,記者經過多方打探,證實了死訊。死者名叫余虹,系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據了解,余虹教授年方50歲,是2002年作為人才引進到人民大學中文系的,生前為該校國家重點學科文藝學學科帶頭人。

昨晚8時50分,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將余虹教授辭世的消息掛在了網站首頁,並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余虹教授治喪委員會」的名義發佈了通知公告:「2007年12月5日中午1點左右,我院余虹教授從他所居住的世紀城小區樓上墜下身亡。經公安部門現場勘察認定:排除他殺,高墜身亡。

在余虹教授留給我們的遺言中,他將在人大的經歷稱為「最有意義的幾年」,他將全部藏書「捐給文學院」,而且在「祝福所有朋友」的同時,表示「如果有來世,願一起工作」。

據人大宣傳部負責人說,現在,文學院的領導和許多老師都在幫余教授家屬料理後事。自12月8日起,人大文學院將在中國人民大學人文樓121室設立余虹教授紀念室,並將於近期舉行余虹教授追思會。「許多老師和同學都是從BBS上得知噩耗的,大家都為失去這樣一位良師益友感到悲痛和震驚。」

余虹遺作:一個人的百年

https://hk.aboluowang.com/news/data/2007/1211/article_36412.html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716/9575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