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牟傳珩:看看海外余秋雨 北京會『告別過去『嗎?

—牟傳珩:災後中國能有多大改變-- 北京會「告別過去」嗎?

作者:

     中國新聞網2008年5月26日刊文《美國世界日報社長:這一次,中國形象完全改變》,文章借訪美國世界日報社長李厚維之嘴宣揚中共救災新變化:「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成功的最好證明。」此外,國內不少媒體還利用澳大利亞人報刊發的《大災難改變了中國的臉》,文章說,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和西藏騷亂帶來的緊張情緒後「突然間,形勢改變了,每個人都大吃一驚,包括指導媒體的人。這種改變是朝好的方向發展的,這是一個廣泛的共識。」中國官方輿論導向似乎有意在借「災後中國形象改變說」吸引世界目光。

如紐約時報5月22日發表前紐約時報北京分社社長紀思道撰寫的文章,該文談論了地震後他的中國之行感受「在四川大地震後,我們已經看到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未來:一個更加開放和自信的民族,也許正是中國基層政治的誕生。針對這個國家是否正在不斷走向更大的自由和多元化,長期以來中國家一直爭論不休。其中的一個陣營(包括作者本人),持肯定態度。我們看到中國正慢慢踏上韓國、印度尼西亞、蒙古和其它遠離專制政權的鄰國的軌道。」

而聯合早報網則刊發作者克立《四川大地震,中國已然告別過去》的文章,該文稱:四川地震512至今11天,中國社會表現出完全與以往不同的、全新的人道主義和人性光輝;對於生命的尊重和熱愛,人道主義如火如荼,人性光輝燈塔照耀。共和國,已然告別與重建……中國社會已經開始一個新的思想文化精神,也已經開始了一個新的行為準則。而國內南方大報南方周末也發文《汶川震痛,痛出一個新中國》稱:「顯而易見,這是一個拐點,執政理念全面刷新的拐點,中國全面融入現代文明的拐點。」

    不錯,這次汶川大地震中,五星紅旗終於向普通中國民眾低下了高貴的頭顱;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與奧運聖火一起暫停了奔跑;政府迫於輿論壓力,也接受了部分外援搶險和暫時停止妖魔化西方媒體的做法;官方也表現出一定的救災努力與信息開放,正試着以更人情化的表達方式展示自己。客觀地說,這些臉面上的事情都是可圈可點的。我們但願這是今後中國真正文明化的開端。


    然而,事實並不如輿論熱望的那麼簡單,紅色中國這枚硬幣背面卻有另一種紋理。在本作者看來,不少輿論僅僅依據上述中國政府表面文章的點滴進步,就匆匆判定「中國形象完全改變」和「中國已然告別過去」,「中國全面融入現代文明的拐點」似乎也太失之輕率了。按作者的理解,災後中國能否真正發生積極改變的最現實尺度,就是要看政府災後究竟最想做什麼?面對此次大地震所暴露出的制度問題與政府責任,如地震預報、預防,災發初外援營救滯後,大量學校坍塌,學生死亡等涉及意識形態與制度的問題,是積極廣開言路,接受公眾批評與問責,還是文過飾非,封殺異見,甚至將一場國家災難轉化成對黨和政府的歌功頌德。這個問題才是辨別中國政府是否會踏上一個具有普世價值內涵的文明起點的準據。
    
    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敬畏天人感應說,自然災害發生後都會反省自責人禍因素。但當下中國的嚴峻事實卻是:政府在打開點滴開放窗口之後,更多的是封殺網上的問題發帖,杜絕對制度問題的反思與批判。最近有消息來源說,中共官方已下令禁止公開探討「地震預報」等敏感話題和壓制學校坍塌網上問責。中共負責新聞宣傳的主管官員李長春明確要求,中國新聞媒體在地震新聞中要突出宣傳執政黨和政府。他說,「宣傳思想戰線要廣泛深入地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抗震救災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全面及時地報導抗震救災工作的最新進展,宣傳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全力災後將以核為主,搶救和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的具體措施」。我們從中絲毫也看不到任何與以前不一樣的自我反思傾向。

此外,中國官方新華社新華網在全國上下一致搶險救人之時,仍不惜版面,在其主頁上推出多篇「加工政治敵人」,妖魔化已表現出相當和解姿態的達賴喇嘛與民運人士文章。如《達賴尷尬面對記者提問 氣急敗壞否認藏獨》、《標尺即是照妖鏡》、《莎朗•斯通和朱學勤為何詛咒中國》、《文明視點•普世文明觀前的跳樑小丑》等文章,他們對待批評的腔調就是「國際反華勢力不會因為四川地震而改變他們的反華立場。不要因為大地震以來西方一片同情和讚揚之聲就產生錯覺,覺得反華勢力就此會銷聲匿跡。國際利益關係和戰略格局不會因為一場自然災害而改變。」這類官方網站,不僅要在中國,同時也在世界上加工出一個「敵對勢力」。 誰要有一點負面言論,誰就成為了他們敵對的對象。由此可見,他們歇斯底里地對抗普世文明的立場依舊。甚至還有拘押郭權,監控、軟禁異見人士、維權人士與法輪功學員的野蠻行政行為。依此邏輯推輪,救災後之中國,註定又要興師動眾,開動一切宣傳機器,勞民傷財,大肆鼓吹黨和政府領導人抗震救災的豐功偉業,同時封殺、抹黑一切異見言論,以求將所有的污垢掩藏於幕後。
    
    中國哲學以向崇尚「月圓而虧、物極必反」的道理。敵人加工多了,自己就變成了敵人的敵人;歌功歡騰大了,必然就有大災難。眼下的中國現實,已經毋庸置疑地驗證了這一真理。其實,中共當局最應該反思的就是導致天怒人怨的執政意識——利用意識形態加工政治敵人。此外,但願災後中國別再借中華民族的苦難事件歌功頌德和推波助瀾民族主義情節。美國「911事件」也曾激發起美利堅公民的自豪和愛國,美國人一度甚至聲稱願意失去了某些自由贏得尊嚴。但此後不久,美國社會就開始了自我反思,不再熱衷於把普世價值拉回到國家主義和民族精神的滑點上。人類主義的「類化意識」,才是當今世界應對一切災難的最可貴价值。這對災後中國的價值重建來說尤為重要!
    
    最後,讓世界目光借國際奧運會觀禮,看看北京會不會「告別過去」?反思批判還是歌功頌德——將成為災後中國是否會真正發生積極變化的一塊試金石。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613/90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