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金庸不熟悉歷史在作品中鬧出六大笑話

金庸不熟悉歷史在作品中鬧出六大笑話

笑話一
    
    
    《倚天屠龍記》第16回:「(張無忌)在矮樹上摘了幾枚不知名的果子,拿在手裏,已聞到一陣甜香,咬了一口,更是鮮美絕倫,桃子無此爽脆,蘋果無此香甜,而梨子則遜其三分滑膩。」
    
    
    蘋果原產歐洲東南部,小亞細亞及南高加索一帶,傳入我國在元朝末年,當時只有在宮廷才可享用。張無忌其時是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絕不可能吃過。何況「蘋果」這一名稱,更是直到明朝以後才有的。所以,張無忌不可能拿從未聽說的「蘋果」與「不知名的果子」相比較,更不會知道「蘋果無此香甜」。
    
    
    
    笑話二
    
    
    《神鵰俠侶》第6回:「他(楊過)自幼闖蕩江湖,找東西吃的本事着實了得,四下張望,見西邊山坡上長着一大片玉米,於是過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玉米亦非我國本土作物,也是舶來品。玉米原產美洲,1494年哥倫布從美洲回來後才傳入歐洲,輾轉傳入中國的時間最早估計也在16世紀中期(現在對玉米最早的記載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肅《平涼府志》,當時叫「番麥」)。
    
    
    南宋末年的楊過想要在陝西的山坡上找到一片玉米地,至少要等上三四百年才有可能。
    
    
    
    笑話三
    
    
    《射鵰英雄傳》第1回:「(曲三)慢慢燙了兩壺黃酒,擺出一碟蠶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個切開的鹹蛋。」 「楊鐵心見一壺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壺,三人只是痛罵秦檜。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蠶豆、一碟花生。」「兩人有時也仍去小酒店對飲幾壺,那跛子曲三仍是燙上酒來,端來蠶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金庸在此把蠶豆、花生、南瓜子寫成尋常的下酒物,但這三種作物也都是中國本土所無而很遲才由國外傳入的。蠶豆大概在元朝時才由波斯傳入中國,到明朝時才普遍種植。
    
    
    花生、南瓜則是美洲植物,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才開始在美洲之外的地區傳播。花生傳入中國的時間比蠶豆遲得多,大約1530年代傳入中國,由沿海傳入內陸地區的速度很慢,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見的筵席食品。
    
    
    《射鵰英雄傳》中,1199年臨安鄉下的一個窮村破店,跛子曲三居然能夠擺出波斯和美洲的進口食品(蠶豆、花生),郭、楊二位大俠對這樣驚世駭俗、連當時大宋皇帝也沒見過的新奇食物,居然毫不在意,按理他們至少要揪住曲三大喝一聲:「兀那跛子,你哪來的外國食品?」
    
    
    
    笑話四
    
    
    《天龍八部》裏有這樣一個情節:老英雄蕭遠山也給兒子蕭峰捎帶了若干花生作為下酒之物。花生至少在四五百年後才傳入中國,真不知北宋時的蕭老英雄是從哪裏搞來的。
    
    笑話五
    
    《天龍八部》第11回:「自此一路向東,又行了二十餘日,段譽聽着途人的口音,漸覺清雅綿軟,菜餚中也沒了辣椒。」
    
    
    顯然金庸認為雲南、貴州四川、湖南一帶食物都嗜好辣椒,但辣椒卻也和玉米、花生、南瓜、煙草等一樣,是美洲農產品,明末才傳入中國。中國傳統的辛香料不是辣椒,而主要是花椒。並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為觀賞植物,放進菜餚中的時間更遲,史料記載貴州、湖南一帶最早開始吃辣椒的時間在清乾隆年間,而普遍開始吃辣椒更遲至道光以後。
    
    
    《天龍八部》小說寫的是宋哲宗時代的事,所以段譽在一路東下時,不是菜餚里「也沒了辣椒」,而是當地人從來就沒吃到過辣椒。
    
    
    笑話六
    
    
    《天龍八部》中,段譽在蘇州燕子塢還喝到了600年後才出現的碧螺春茶,真叫人啼笑皆非。

責任編輯: zhongkang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308/77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