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柏拉圖:文藝是藝術家「神靈憑附着」的產物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他寫下了許多與「諸神的對話」,並且在雅典創辦了知名的學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如同許多古老的文獻,柏拉圖留下的文集殘缺不全。他記載的蘇格拉底對話錄成為後人研究他們思想的主要來源。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手指向天,象徵他認為美德來自於"智慧的世界"

「凡是高明的詩人,無論是在史詩和抒情詩方面,都不是憑記憶來做成他們的優美的詩歌,而是因為他們得到了靈感,有神力憑附着。……是認識一種輕飄得長着羽翼的神明的東西。不得到靈感,就沒有能力創造,就不能做詩或代神說話。」


———柏拉圖《伊安篇》、《斐德若篇》


     可以說,柏拉圖之《伊安篇》是最早談及藝術靈感的文獻。在文藝創作的原動力和藝術的感染力等問題上,柏拉圖發揮古希臘以神話為依據的靈感說,認為靈感是不朽的靈魂從前生帶來的回憶,文藝就是藝術家「神靈憑附着」的產物。


  「靈感」,希臘文原意指「神賜的靈氣」,在文藝創作的原始意義上是指創作時神性的衝動。柏拉圖認為,「文藝創作來自詩人的靈感,來自神力憑附時的一種衝動。」他提出,靈感的產生往往是突然的,無法預料的, 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詩人並非憑藉自己的力量在不知不覺中說出那些珍貴的辭句,而是由神憑附着來向人說話。」……創作過程是神的操縱過程。神力憑附在詩人身上,把啟示、靈感輸送給詩人。


  而在《斐德若篇》中柏拉圖對靈感又做出另一種解釋:靈感是靈魂的回憶。人死後靈魂脫離肉體飛升神界,修行深者可達到最高境界,見到真實的本體世界、神與理念世界。再度投生依附肉體,人世事物使其回憶起神界觀照的景象,引起欣喜若狂的心理,見到真美時的喜悅。靈感是來自詩神的一塊有強大吸引力的磁石,「詩神就像磁石,她首先把靈感傳給人們,得到靈感的人們(詩人們)又把它輾轉遞傳給旁人,讓旁人接上他們,都懸在一條鎖鏈上」。靈感不但不憑知識和理智,而且還要「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狀態」。在《斐德羅斯篇》和《會飲篇》裏,柏拉圖還把靈感中的迷狂狀態結合到他從埃及得來的靈魂輪迴說,認為靈感來自不朽的靈魂前生在天國所見到的美滿境界的回憶。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本站原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214/7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