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天涯社區有「職業寫手 五毛黨」分析

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注意到了天涯社區發展論壇中的一條評論。專業的敏感告訴我:此君有可能是「職業寫手」。

今天晚上,我花費了一個多小時研究了此君的全部文章和評論,仔細分析了他的語言習慣和角色轉換。結果讓我堅信:此君很可能是「職業寫手」。

那麼,「職業寫手」具有哪些特徵呢?

首先,他會穿不同的「馬甲」。很多情況下,他會自己發帖,然後換一個「馬甲」上來頂自己。有時候,他會以不同的「身份」發表近似的觀點。(當然,也有可能是兩三個人在打戰術配合。)這樣會給人一種錯覺:持此觀點的人不在少數。他(們)試圖製造「沉默的大多數」。

第二,他急於和目標受眾套近乎,縮小心理距離。用傳播學的術語說,是試圖擴大「共通的意義空間」。常用的手法是:聲明自己是海南人,是真正關心海南命運的人(言外之意是,與自己觀點相左的人就不是真正關心海南前途的人);或者,他會聲稱自己雖然不是海南人,但很喜歡海南(所以想從大陸人的角度給海南人點建議);或者說自己和海南有某種關係(譬如老婆是海南人)。

第三、這類人有明確而單一的訴求目標:推銷某種產業(政策)。顯然,他們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

第四、「職業寫手」的言論常有自相矛盾之處。英語諺語說,The best policy is honesty。由於不斷地變化「馬甲」,「職業寫手」需要不斷地進行角色轉換。結果,專業水準不高的「職業寫手」有時會忘記自己目前的「角色」。加上常常說謊,其言論偶爾會前後牴觸。

第五,他常常以民意代表的身份自居,宣稱自己的觀點就是大多數海南人的觀點,目的是孤立「持不同政見者」。

筆者同時還粗略分析了其他網友對「職業寫手」的評論。結果發現,「職業寫手」的隱蔽手段常常奏效:絕大多數網民沒有意識到他是「職業寫手」。

目前,筆者的分析還停留在初步階段(主要是運用了內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理論)。若要證實「職業寫手」的真實身份,還需要技術手段的配合(但這就不是筆者的長項和興趣了)。

當然,筆者對「職業寫手」的出現並不吃驚,也不反對。《孫子兵法·勢篇》中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奇」「正」交替配合使用,「不可勝窮也」(《孫子兵法·勢篇》)。曾在布殊政府中負責「公共外交」的副國務卿夏洛蒂•比爾斯(Charlotte Beers)說過:「我會選擇任何傳播方式,只要它有用。」美國知名傳播學者拉森博士(Charles U. Larson)更是詳盡闡述了「勸說」(persuasion)和其他六種施加影響的手段之間的交互關係

筆者擔心的是,如果對公眾的媒介素養教育相對滯後,社會輿論會在一定時空內被利益集團所控制,利益分配將會更加不利於弱勢群體。

(作者:畢研韜 出處:《博客網》 時間:2006年6月30日)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8/0211/74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