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何清漣:十七大報道顯中共控制媒體手段精緻化

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的高層政治變局能緊緊吸引世界媒體的眼球,這就是美國4年一度的總統大選,以及中共的全國代表大會,如目前的十七大。不同的是,美國是以媒體對競選者的不斷「扒糞」吸引觀眾的眼球。而圍繞中國歷屆黨代會的媒體報道卻是另一番景象:在海外,這些黨代會總是以其神秘性引起無窮猜想,說好說壞均有;而中國媒體卻總是一片鶯歌燕舞之聲,借專家學者之口吹響「盛世華章」。



  不過,這次十七大的宣傳,較十六大多了一些「創意」,不再象以前那樣,只是組織專家學者自彈自贊,而是巧妙地借海內外各路人士的口稱頌十七大報告。

  且看胡錦濤所做十七大報告如何「深得海內外各界人士之心」:

  首先,借外商之口讚揚「科學發展觀」。本來,強調「可持續發展」早在十六大就提出過,如何方能彰顯新意?當局的宣傳部門自有高招,英文版的《中國日報》派出記者採訪了多位跨國公司在華代表與商界領袖,如卡特彼勒公司總裁理查德•萊文、中國歐盟商會會長伍德克、中國美國商會主席吉莫曼等多人。他們紛紛表示「十分讚賞」十七大報告的科學發展觀,感到「深受鼓舞」,「我們十分高興成為中國進步與變革中的一部分」。

  採訪記者還「高屋建瓴」地概括說,「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大家高度讚揚了胡錦濤的報告,稱報告中提出的繼續擴大對外開放、走科學發展道路以及建設和諧社會等理念讓他們深受鼓舞,使他們感覺中國是一個安全的、前景光明和更加值得信任的投資與經營目的地,並紛紛表示願意為中國的科學發展貢獻力量。」――中國政府無法制止《紐約時報》將「科學發展觀」評論為「這是支持經濟、社會和政治協調發展的一套崇高而空泛的原則」,但至少可以讓在中國投資的跨國巨頭們讚賞一回,以慰國人。

  二是借弱勢群體之口歌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近些年來房產價格飈升,房價已成為中國平民不能承受之重。對此新華社自有高招,發表了一篇題為「百姓心繫十七大:『是黨給了我一個安穩的家』」的報道,通過武漢市民湯榮花之口,講述了一個低保戶的幸福生活:一套二室一廳帶衛生間、面積為58平方米的廉租新房,每個月只需交付33.6元的租金,而湯榮花的低保金每月高達700多元,足以應付日常開支。

記者還讓湯榮花流利說出「十七大報告中特別強調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說得多好啊!以後像我這樣住房困難的低收入家庭都會有個安穩的家了。」――民眾生活得到如此大的改善,拆遷、征地等引得民怨沸騰的政商合謀的劣行一下就獲得了正義性,沒有徵地、拆遷在前,政府哪能建造大量廉租房供無房戶居住?

  三是讓海外僑界盛讚「呼籲兩岸在一個中國基礎上達成和平協議」的英明與寬容。以往歷屆黨代會召開時,新華社消息總是介紹說海外華人如何擁護,這次有了具體內容。美國紐約的華人愛國僑領組織了一場「紐約僑學界座談會」,各社團領袖爭先恐後地讚揚胡錦濤的講話以「『和平策略』釋放善意,既高明地回應了近一段時間以來台灣執政當局的不斷挑釁,又向世界凸顯了中國追求和平、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充分顯示出北京在處理台灣問題方面的政治智慧」――國內民眾所不知的是,中共中央統戰部宣稱的「海外統戰三寶」――華人社團、華文媒體與中文學校當中,這次共有「兩寶」出場,這些愛國僑領與中國領館的親密關係在海外也並非秘密。

  權力的盛宴被一片高昂的頌揚聲包圍着,政府的嚴重腐敗、人權遭受嚴重褫奪與堆積如山的各種社會矛盾都消失了。這情景似曾相識,當年毛澤東也玩過同樣的把戲,只不過那時的外國友人是埃德加•斯諾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西方左派,底層人民絕不是以「弱勢群體」姿態出現,而是作為舊社會的受難者與新社會的主人翁出現的。

  如此看來,中共高層的政治智慧還沒有「與時俱進」,充其量只是「新瓶裝舊酒」,永遠被毛澤東那巨大的陰影所遮蔽。


  何清漣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HXB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1026/6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