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大陸三學者談十七大和中國大陸民主化

作者:
正在召開的中共17大最引起國際社會矚目的問題是誰有可能成為胡錦濤的接班人。但是,中國的學者更關心的是未來政治民主的發展方向。

中共17大上最引人關注的問題是中共的人事安排,其中包括政治局常委的人選以及胡錦濤接班人的人選等等。海外媒體普遍推測,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以及剛上任上海市委書記不久的習近平是胡錦濤接班人的最熱門人選。但是,有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共在接班人的問題上將逐步走向民主化,有人甚至提出,中共18大時有可能修改黨章,屆時有可能採取集體領導的方式。

*更注重整個社會的民主*

跟海外不同,中國國內的學者們似乎對中共17大的人事安排不那麼熱衷,他們更關心的是中國未來政治民主的走向。「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劉軍寧指出,無論中國共產黨未來是否採取集體領導,這是它自身的建設問題,與普通人的關係不是很大。

「我們更關心的是中國自身的民主化,一個政黨是不是民主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政黨內部的事情,它民主化也罷,不民主化也罷,民主程度高低也罷,跟整個社會和國家的民主化並沒有必然的關係,因為在整個社會的民主推不動的情況下,在政黨內部推動民主化難度也是很大的。中國的民主和憲政首先是全民的事,而不是一黨的事。一黨內部的民主可能更多的是政黨內部自身建設問題,它和國家體制沒有什麼關係。」

*爭議中仍突出改革開放*

中國憲政體制以及和諧哲學研究學者察今表示,他對17大的人事安排不是很看重。他認為,關鍵問題是確定今後的路線以及方向。察今指出,這次會議在措辭上似乎延續了過去的一些提法,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會議還是留下了一些發展的以及漸進變革的空間。

「比如說,報告的主題核心是三句話。第一是堅持改革開放,這個話說得似乎很平常,但是在改革開放遇到三次大辯論後,還是把它作為核心主題明確提出來,我覺得有些另外的含義,也就是說,堅持改革開放的路線不變,不走回頭路。我覺得這一點是一種進步。第二句話是推行和諧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從國內的角度以及世界潮流的角度看,都要以人性的發展和人的解放為最終目標的普世價值。第三就是明確推行和諧社會和和諧世界,從傳統優秀文化的角度看,我覺得也是一種進步。」

*會有很多新佈局*

中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問題學者胡星斗也表示,他關心的是新的領導班子是否思想解放以及在改革開放方面能否有所作為。他認為,接班體制某些方面帶有封建的痕跡。

「我們國家越來越強調法制建設、集體領導以及協商民主。未來的領導人可能更多地是通過協商一致的原則來產生。所以,從各方面來看,17大有可能在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法制建設以及開創現代化的新階段方面取得進展。我們現在可能要尋求如何從法制上,憲政上使得中國的發展更加可持續,如何使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以及如何讓普通老百姓分享發展的成果。從這方面來講,17大會有很多新的佈局。」

台灣《中央社》報道援引前遼寧省省委書記聞世震的話說,17大後中央領導層新人恐怕不止一人,因為中共領導集體現在是一批人,如果換屆就要新老交替,新上來也是一批人。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1018/5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