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揭秘中國最後御醫:近乎神仙 最高品級正五品

他們是古裝宮廷劇里永遠不可或缺的配角,後宮陰謀的實施者,宮廷陰暗面的構成者,對善良男女主角的重大威脅。他們就是御醫,民間傳說中近乎有神仙本事的一個存在,只是他們的醫術越高,危險越大,常常隨着皇帝的新舊交替而成為殉葬者。

  中國最後的御醫之一,清末最後一任太醫院掌印御醫任錫庚的手稿,於8月被收藏界陸續公佈,全部20多卷的日記體手稿,拉近了這個古老職業和21世紀的今人之間的關係。

  [怎樣成為一名御醫]

  在中國醫學史上,任錫庚算不上一號重要的人物,而他的特殊性就在於,他恰好經歷了中國人最感興趣的慈禧太后掌權的年月,經歷光緒宣統兩任帝王,一直到帝制廢除才離開太醫院,而且他勤奮地用日記的方式把經歷過的許多東西都記錄了下來。

  根據任錫庚的記述,清朝的太醫院原址在今天的東交民巷,佔地廣闊,大堂內懸掛康熙帝手書五言:「神聖豈能在,調方最近情,存誠慎藥性,仁術盡平生。」 這首詩是送給當時的太醫院左院判黃升的,後來就成了鎮院之寶。大堂之外,還有二堂三堂,以及諸多的廳房,有的辦公,有的則是教學用。清太醫院沿用明朝舊制,最高的領導稱為院使,是正五品的官階,以下為左院判,右院判,然後是御醫,御醫為正八品的官。御醫以下為吏目、院士、醫生等,這就不入流了,但是他們都被統稱為太醫,可見太醫和御醫是有着明顯區別的。

  在《太醫院志》裏,任錫庚詳盡地記載了御醫的考核和提拔,甚至還把考試卷子都錄入其中,這也使我們知道要成為一個御醫是多麼的艱難,競爭是多麼的激烈。

  首先,一名醫生想進入太醫院,必須先成為裏面的學員,這就必須通過考試,而要報名參加考試,比如有一個6品以上的官員推薦。考試通通為面試,由院裏資深太醫當面出題,由於名額有限,即使被錄取,也要等到太醫院的上一批學員畢業才能進去。進去後要讀3年書,每年考核兩次,考核採取各種加密措施,比如分組抽卷密封等杜絕作弊,考核通不過者留級。3年考核都合格,禮部來考一次,通過了,就成為太醫院的醫生。醫生做久了,如果院士有空缺,就可以會考補缺,這時間通常是6年,成為院士後,就有機會參加新的考核,從而有可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御醫,從進入太醫院到成為御醫,至少需要10年修煉。

  [由盛而衰的國家和中醫]

  大約在光緒初年,20歲的任錫庚進了太醫院,從最低層熬起,升遷在同僚中算是很快,他在太醫院裏沒有做到院使、院判,但據說當時的院判張仲元很喜歡這個勤奮的年輕人,授予他一個特殊的權力:掌印御醫,管着太醫院的大印,有點院辦主任的味道。

  在《太醫院志》中,他記錄了針灸在清末轉衰的原因:道光二年,清政府開始禁止御醫在皇帝身上行針灸之術,理由是在御醫面前裸露身體有損皇帝的尊嚴。此令一出,針灸之術從此衰敗。

  又比如,他記錄了太醫院的搬遷: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辛丑條約》簽訂後太醫院所在的東交民巷變成了使館區,太醫院所在地變成了俄使館,於是太醫院只好搬遷,曾借用寺院的房子辦公,5年以後才建起了新的院房,但是規模只有原來的1/10。

  [多愁多病身]

  清朝末年,最著名的病人是光緒,光緒的病或可認為心病,因為在囚禁之前,他很少患病,而被囚禁之後的10年光陰,他竟召喚御醫診治900多次。任錫庚的筆記里也收錄了一些給光緒帝的方子,看上去多數是治療腎虧的。

  給太后和皇帝看病的御醫非同小可,常常是院判帶隊,3到6人共同會診,診脈時一人號左手,一人號右手,號完脈後兩人換手。診脈後大家各說各的判斷,比較符合病人心意的診斷就會被採納,然後開具藥方,太后或者皇帝自己身邊也有懂醫術的太監宮女,有時候他們還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對藥方作一些加減,藥每次都煎雙倍的量,煎好後一份送給開藥方的太醫們去嘗藥,另一份立即封口蓋印,如果嘗藥無誤,就把藥送上去。

  [西醫漸興,中醫日衰]

  實際上,西醫對中醫的衝擊,應該從康熙帝開始,當時康熙得了瘧疾,用中醫治了很久沒好,後來用金雞納霜治好了,康熙因此很高興,大力推廣這個方子。但是中國人開始學西醫,卻要到任錫庚的年代,給光緒看過多次病的力鈞所使用的方法也是中西醫相結合。

  院使張仲元曾經在光緒三十七年提出在太醫院開設西醫學科,並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批准,但實際上這時候的清廷已經是朝不保夕,由於經費沒有落實,這個高瞻遠矚的設想沒有能夠實現。

  任錫庚在離開太醫院後,除了繼續行醫以外,用了大量時間整理他半生的筆記手稿,並分訂成20多冊,這就是今天被發現的御醫手稿。中醫的傳承特點就在於,每位大家都有一些自己獨特的東西,因此他們也特別希望離世時能夠留下著作以便後人參閱傳承,至於它如何被後人當廢紙賣掉,那就不是著述的人能控制的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世紀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929/5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