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中共特色:腐敗分子反腐敗 從書記炮轟紀委談起

—從縣委書記炮轟紀委談起

作者:

中國民間流傳一句民謠:"中國特色一大怪,腐敗分子反腐敗"。此據今年《南風窗》6 月12 日文章揭露的一起縣紀委機關集體腐敗報道,正可謂"腐敗分子反腐敗"的最新案例。該報道稱,湖北省監利縣縣委書記最近在縣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動員大會上炮轟縣紀委腐敗:"縣紀委機關去年總開支竟然達到310 萬元,其中用於招待的費用近百萬元。一個知情幹部給我發信息說,紀委在管我們的公款消費,誰來管紀委?"湖北監利縣紀委機關現有幹部職工40人,一年開支高達310萬元,人均近8萬元,其中用於招待的費用近百萬元。除此之外,一直受人關注的監利紀委的辦案經費、罰沒款去向也從未接受審計,從未公開。紀委工作人員的待遇十分優厚。按照監利紀委不成文的條例,每查處一個案件,按罰沒款的 15%作為獎金,其中 4. 5%獎給辦案小組,剩餘的 10. 5%作為全體幹部職工的年終獎金。這還僅僅是些皮毛,就導致了  縣委書記在大會上公開譴責他們吃喝腐敗。這一消息披露後,在當前環境下顯然是一條頗具爆炸性的新聞。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公務接待費用僅公款吃喝就達 2000 多億元,導致各級政府行政費用連年攀升,財政不堪重負,相當於吃掉一個三峽工程。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而湖北監利縣紀委機關這個案例,充分證明黨政機關公務接待費開支中,查處別人違法亂記的紀委機關,自己在辦案中就帶頭揮霍浪費,貪污腐敗。由此可知,中共反腐敗的性質與前途。

人所共知,中共紀委機關無人監督,涉嫌財務、監管等方面的腐敗,特別是紀委負責人腐化墮落,違法犯罪,已經不是極個別的現象,因而中國民間才有"中國特色一大怪,腐敗分子反腐敗"民謠。以下隨便舉出幾個案例就足以印證這首民謠所揭露出的現實:湖南省常德市市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彭晉鏞被以受賄罪、貪污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16年, 2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5萬元,成為全國被查處的第一個地級市紀委書記;遼寧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省委黨校校長、十五屆、十六屆中紀委委員王唯眾貪污腐敗,假公濟私,陷害在打黑中知道他醜行的公安民警被法辦;湖南省原紀委副書記杜湘成在北京五星級賓館嫖宿洋妓被當場抓獲,已被查實是一個十足的貪腐乾部;湖南省婁底市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市人大代表羅子光利用職務便利,先後 5 次收受他人財物,共折合人民幣31.215 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1 年,並處沒收財產5 萬元。湖南省郴州市原紀委書記曾錦春涉嫌受賄高達3000 余萬元,不明財產5000 萬元,湖南省紀委此前曾三次對曾錦春實施調查,但每次都不了了之,曾錦春甚至利用手中掌有的"雙軌"權力排斥異己,打擊報復,因此被稱為" 告不倒、查不倒、管不倒" 的" 三不倒紀委書記" 。此類案件,在全國或明或暗,多如牛毛。

眼下,中國小官員小腐敗,大官員大腐敗,專職紀檢官員更腐敗,有的甚至是整個領導班子集體腐敗和整體官員場的場際腐敗,以及包括配偶、子女、親朋好友、秘書、司機等群際範圍的圈子腐敗。誰能想到,一個中共自稱用於監察和監督黨內反腐手段,竟被貪腐的官員用來斂財濫權。正如一位學者所言, "主動地明確地利用紀委反腐敗這一特殊權力資本化的行徑應該叫做汪洋大盜,我們要警惕這樣的大盜產生。"這話一語中的,"腐敗分子反腐敗"和腐敗機構反腐敗,就是在" 利用紀委反腐敗這一特殊權力資本化"的"汪洋大盜"。   

目前全國共有專職紀檢幹部33 萬人,兼職幹部則約200 萬人,平均每30 名黨員就有一位紀檢幹部,而中高級領導幹部監督,則比例更大。然而,事實上紀委腐敗的案件日漸增多,黨內越反腐敗越腐敗。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紀委機關的自身腐敗。按中共現行反腐體制,紀委書記兼任同級黨委副書記,由此產生了雙重職權:一是作為黨委副書記擁有的參與決策權,這一權力特別在幹部任用上體現得突出;二是作為紀委書記本身的監督權。也就是說,紀委頭頭既是領導者又是監督者。而紀委的監督權又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有發現問題提出警告的權力;二是有立案查處問題的權力,對涉及同級黨委委員的問題有 " 初核權" ,並報上級黨委;三是對下級幹部問題的" 初核權" 、立案權及嚴重警告以下的處分權;四是對單位問題有建議權;五是在一些專項治理中的權力。紀委的立案權和處分權如同組織部門的提名權一樣,是現實中最大的權力,也是最容易滋生腐敗的地方。 

在中國,一黨獨大,毫無監督的現行的所謂反腐敗體系是:"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在這個體系內,紀委處於主導地位,是關鍵和核心。檢察機關的反腐敗工作實際上也處於紀委的統一領導之下。因此,從所處的領導地位上講,作為平級的檢察機關是無法監督紀委書記的,其他機關更不可能對紀委書記進行監督了。負責監督政府的監察部門與紀委合署辦公,實際上不過是紀委下屬的一個機構因而,監察局長一般都是紀委的副書記。現在的反腐敗,站在前台的是公、檢、法,其實幕後的指揮都是紀委,有些地方的紀委甚至直接走上了前台,紀委已經成了實質上的反腐敗的 " 總指揮" 。如此荒唐的反腐敗體制豈不是兒戲?紀委機關不腐敗那才怪呢?

紀委書記之所以難以被包括檢察機關在內的平級機關監督,還在於紀委書記手中有超越法律之上的" 雙規" 特權。所謂" 雙規" 本是對違法亂紀嫌疑人採取的一種毫無法律依據的強制性措施,在現實操作中,是否對幹部進行" 雙規" 又往往由紀委書記一個人說了算,別的機關無法制約與監督,因而客觀上給那些腐敗紀委書記利用" 雙規" 來排斥異己,達到個人目的以可乘之機。目前,利用"雙軌"特權打擊、迫害異己的案件時有發生,前面提到的湖南省郴州市原紀委書記曾錦春,對違逆他的意志辦案的宜章縣檢察院原副檢察長鄺茂盛" 雙規" 59天就是最現實的一例。

當前,反腐敗在形式上搞的轟轟烈烈,也有腐敗官員紛紛落馬。因而,紀委的權力也越來越大:一方面,一些腐敗分子看中了紀委幹部手中的權力,紀委幹部也成了他們腐蝕拉攏的重要對象;另一方面,某些紀委領導利用手中的權力,將"反腐利劍"變為自已貪贓枉法的工具。紀委機關、紀委書記負責黨內的紀律檢查工作,曾荒唐地自稱是"黨內包公",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上述案例足以說明:這些"包公"自己竟成了腐敗分子。正是在此背景下,監利縣縣委書記提出的"誰來監督縣紀委"的問題,才在網上引起那麼大的反響,可謂捅了中共反腐敗體制的馬蜂窩。

權力可能導致腐敗,缺乏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一個已被大量事實反覆證明的真理。用德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弗里德里希的話說:" 腐敗是附着在權力上的咒語,哪裏有權力,哪裏就有腐敗存在。"英國歷史學家阿克頓說過:" 權力一定產生腐敗,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 沒有憲政制度的制約,權力必然要自我擴張,走向" 絕對權力" 。"外科醫生不可能自己給自己開刀"。權力非法擴張的一個主要形式就是腐敗。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有免於被監督的特權,作為黨紀監督者的紀委機關也不例外。現實中,如果沒有群眾舉報,反腐調查的矛頭很難對準紀委,紀委便成了無人監督的絕對權力機關,紀委書記便成了"超約束領導"。就權力生長的邏輯而言,利益驅動使其一向追求權力的無限擴張,直到遭遇外在的社會制衡為止。這就使權力的擴張和制約成為人類社會政治生活中最普遍的矛盾現象。無論你給社會貼上什麼標籤都是如此。孟德斯鳩也在他的《論法的精神》裏寫道:"一切有權力的人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經驗,防止濫用權力的辦法,就是以權力約束權力。" 

中國紀檢機關腐敗,在本質上就是制度腐敗,制度腐敗就是"腐敗分子反腐敗"的制度根源。

這就導致了反腐治理不如腐敗惡化發展得快。現實中國,社會由於反腐敗機關帶頭垂範,已經無官不貪,無賄禁行。如同中共建制初期調動起人民渴望民主與公正的熱情不久便在文革暴政中消耗殆盡一樣;由"改革開放"起始調動"人民思想解放"的衝動,也在僅僅十年後的"六四"血案拒絕政治改革中灰飛煙滅。於是,當今社會便不可能不貪污腐敗,權錢交易,黑箱作業,致使民怨載道,民謠四起,"腐敗分子反腐敗"已經成為"中國特色"反腐敗現實的最生動、最經典、最本質的概括。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621/4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