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陳至立揭穿了自己的「政績工程」

作者:

 

自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教育當局一直公開表示:自江澤民時代以來,「中國教育事業已進入了最快最好的發展時期」,並以此作為江澤民政績的一個例子。可是,近日負責中國教育問題的國務委員陳至立卻又承認:中國中高等教育入學率落後發達國家30年,至於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口比例,甚至是遠低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應該指出,陳至立從吹噓「中國教育事業已進入了最快最好的發展時期」到面對現實承認「中國中高等教育入學率落後發達國家30年」、「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口比例遠低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不得不算是一大進步。但換了一個角度看,她在十六大前後把「遠低於中等發達國家」的中國教育說成「最快最好」,這又算不算是「政績工程」?

從邏輯上講,「中國教育事業已進入了最快最好的發展時期」跟「中國中高等教育入學率落後發達國家30年」並不一定互相矛盾,但既然中國的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口比例「遠低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中共十六大仍強調「中國教育事業已進入了最快最好的發展時期」,則明顯是有點說不過去了。

陳至立在最新出版的《求是》雜誌撰文指出,中國中等及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與發達國家相比落後30年以上,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口比例遠低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文章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總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21%,教育人口約佔世界的26%。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學歷教育」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22%。「學歷教育」是指受教育者經過政府教育考試或者政府規定的其他入學方式,進入有關部門批准的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獲得政府承認的學歷證書的教育形式。換言之,一些未獲教育部問批淮的民辦學校也在中國教育扮演了重要角色。

陳至立文章承認,人均受教育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與國際上還有相當的差距。中國中等及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與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相比落後15年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落後30年以上,高中及以上學歷的人口比例遠低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陳至立的文章也坦承,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之間尚不協調,社會發展相對滯後,教育發展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教育品質需要進一步提高,教育改革需要深化;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教育發展不平衡,農村教育薄弱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教育投入不足,人民群眾關心的一些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相對於她在十六大之前的表現,這種承認問題的態度無異也是一大進步了。

在今年的中國政府報告中,出身自教育世家的中國總理溫家寶明確指出:今年中國政府對教育經費的投入的增加幅度,也是自1949年以來最大的。溫家寶表示,今年,要在全國農村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這將使農村一點五億中小學生家庭普遍減輕經濟負擔;另外,政府也要繼續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活費。他又指出,今年全國財政安排農村義務教育經費2235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增加395億元。但是,要推動在全國農村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也需要地方政府的財政投入,這是否能做到,又是一大未知之數。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07/0602/42846.html